持王后令前来宣讲,用不用得上都也要前去一探究竟。
如此,三日后,当巴夫人随意选了一处驿亭前去探看情况,却见这不大的驿亭厅堂当中,竟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或站或倚,或直接垫了草团席地而坐的。
还有些明显有身份的人,在楼上听着…
驿亭四周,用来挡风遮寒的苇席早已卷卷垂落,虽不能密封,但却已经能遮挡四处呼啸的寒风了。
而在正中央处,族人面前放着好大两石黄澄澄的粟米,另有一只陶土大海碗堆了冒尖的粟米,又放在粟米之上,叫人一眼便看到了。
而他面前,则分散摆着3只陶土炉。
三只脚支撑着小巧玲珑的陶炉,底下风门大开,空气流通之下,三块蜂窝煤火势健旺,只略一走近,便能看到底下红彤彤的火来。
上头又放了一只陶罐,里头热水不知烧了许多久,正咕咕嘟嘟翻着泡。
如此,也不知是人多,还是这陶炉的暖意传达,整间屋子竟热腾腾起来。
离得近的农户脸颊都有些热的发红了。
巴夫人静静观望着,并未说话。就见族人首先端起那一大海碗的粟米,向四面八方举起,给众人看了看:
“诸位,今日一日课毕,认真听完的,再回答出我问的问题,这碗粟米便可以带回家去!”
他嘻嘻笑着,像乡间闲汉一般,虽不显得君子,却让老百姓格外有熟悉感。
“那问题十分简单,便是三岁小儿听罢也能答得出,只不知大家可带了布袋来,咱们这大海碗只有一只,可是捧不回去的。”
穷人家哪里用得上布袋?
石罐子、竹篮子,再不济,将自己身上的衣袍一搂,怎么着也得将这粮食兜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