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授行迹匆忙,回府沐浴净身过后,换了衣裳便继续去忙公务。
\n一到年底,朝廷各司皆忙碌。
\n中书省乃国家重中之重,吏部考评百官亦马虎不得。
\n纵有不少世家权贵拦阻,崔授依旧决定要对非科举选拔的官员下手。
\n历朝历代的变革都吃力不讨好。
\n崔授并非不识时务之人,他熟读经史,自然洞观其中利弊。
\n但是朝廷冗官冗员过甚,各司之内你推我诿,已到了严重拖累政令施行的程度。
\n崔授之前在朝上提过再设考场,让被举荐入仕的官员重新考试,未通过者黜落。
\n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
\n崔授自己就是从从八品的微末小官一步步走上去的。
\n为官二十余载,纸上的学问要靠历练沉淀,这点他再明白不过。
\n断不会真的昏了头就凭一纸考试去为难同僚们。
\n这“昏招”在政敌和有心之人看来,正是借机攻讦弹劾崔授的好机会,一个个眼巴巴等着他再提及此事。
\n结果崔授却闭口不提,只是命吏部考功司从严考课,标准较往年更严格。
\n与此同时,奏请精简官制,部分可取缔的职位遇缺,不再补授。
\n不可取缔的职位若逢缺补,应当先授给往年经科举取中、并且考过吏部考试,但迟迟未授官者。
\n如此一来,既不显得手段激进,又能逐步控制淘汰举荐之风。
\n好在不是大面积拿人开刀,至少身在其位的,不用再战战兢兢担心丢官了。
\n崔授的风评一夜之间竟好转不少。
\n毕竟崔相也没有那么不顾旁人死活,还是肯留条活路给同僚的。
\n这还不够,崔大人又安排明面上亦敌亦友的爪牙配合他演了一出双簧。
\n就在崔授上奏精简官制其后第叁日,御史中丞韦玄进言道:
\n“启奏陛下,就前日崔相提议各司减员一事,以微臣愚见,既然朝廷用人一时饶有余裕,可否暂缓科考,也免却诸司劳碌耗力、士子奔波?”
\n话音刚落,百官交头接耳,赞许和反对皆有。
\n崔授垂目不语,似在斟酌。
\n须臾,他抬眼望向韦玄,义正辞严驳斥道:“中丞之言谬矣,科举关乎朝廷用人大事,焉能因一时之困弃置?岂不令天下读书人寒心?”
\n“中丞怜才惜力,然朝廷设科举,不仅为一时一岁之需,还是为国选才储才,更为千秋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