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自然是一下子就听出了张居正的意思。
张居正刚考中进士,也是热血青年,曾经上论时政疏针砭时弊。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小,因为不得志曾经病退了一段时间,后来再入翰林院的时候,就开始韬光养晦,跟随徐阶的脚步。
张居正这是拿自己的经历,来劝说苏泽,不要参与内阁的争斗。1
当年严嵩权势煊天,最后落到一个“寄食墓舍以死”的下场。7
严嵩“幼以敏学博识名传分宜,事亲至孝,及长又有清廉刚直之名,其为官也不谄不谀,威仪甚重时谓救世之臣”和后来的严嵩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张居正也是在点苏泽,别看高拱如今得势,可朝堂局势瞬息万变,一旦高拱失势,苏泽跟着高拱这么紧,那肯定要被清算。2
这就是士大夫所谓的“乱世隐,盛世出”,张居正是在点苏泽,让他不要贸然介入高层的斗争中。1
苏泽对此当然不以为然。
穿越前他就在隐,现在穿越了,又有了金手指,难道还要隐?
但张居正是长辈,又是上司,他这样放低姿态劝说苏泽,苏泽当然要有所回应。
苏泽说道:
“学士,末学幼年曾就读书院,书院有一楹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8
张居正听完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这是哪位大儒所提?”
苏泽摇头说道:
“年代久远,不可考也。”
“苏泽以此联为戒,范文正公也曰‘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苏某上疏并非为了自身功名,而是为了国事计。”2
“众臣谋身,何人谋国?但为国计,不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