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00">皇帝亲自担任武监的监正,那武监的学生也可以自称天子门生了。
这是隆庆皇帝要重整军务,重新整顿勋贵和卫所军官。
这样的事情,又怎么会让普通文官插手?
沈鲤突然想到一个传闻,定国公和苏泽的这份奏疏,大概是出自皇帝的本意。
土木堡之后,勋贵的势力衰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要重新扶植勋贵力量。
但是结果是勋贵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历代皇帝放弃了勋贵,选择加强司礼监和东厂的权利,扶持太监制衡外朝。
皇帝这些微妙心思,经过苏泽这么一点,沈鲤也完全明白了。
他吸了一口气说道:
“我明白了,子霖兄,我这就上表,请求陛下将武监独立出来。”
苏泽点头说道:
“那就请仲化兄起草奏疏,苏某也会附署的。”
听到苏泽也要附署,沈鲤更安心了,他连忙起身告辞,返回国子监起草奏疏。
送走了沈鲤后,罗万化也忙着编辑新一期的报纸,苏泽回到座位上,看着上次的上疏的结算报告。
皇帝同意在国子监设置武监,但是很快又将武监从国子监中独立出来。
两年后,武监培养出的新军官阶层,开始进入大明的军事系统。
五年后,新军官系统开始取代旧的卫所体系,代表勋贵和军官发声,大明的军事理论和技术迅速发展。
新军官团体和兵部文官团体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大明国祚2
只有国祚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