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运到京师。
加上上元灯会皇帝也花了不少银元,年节还赏赐百官和内廷,霍冀也判断皇帝拿不出这么银元。
霍冀的判断不错,最了解内廷外廷账目的张居正,在拿到了霍冀递交的兵部奏议后,也票拟同意了兵部的意见。
张居正倒是也不反对办武监,但是他认为朝廷现在花钱的地方多,而北方已经安定,不应该这个时候投入太多在军事上。
这倒也不能说张居正保守,只是他身为文臣,又是负责户部的阁老,对于朝廷的大额开支态度慎重。
高拱是支持苏泽的,而这一次赵贞吉也站在了苏泽这边。
不过三位阁臣都知道,这件事主要还是看皇帝的态度。
甚至说都不是看皇帝态度,而是苏泽是否能坚定皇帝办武监的决心。
如果皇帝坚持要办武监,从内帑挤出银元来办,那兵部的这份奏议也就没用了。
等兵部奏议走入宫内,张居正向身边的中书舍人夏炜问道:
“定国公和苏子霖的奏疏送到通政司了吗?”
夏炜是张居正身边的中书舍人,自然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感,他立刻说道:
“今早就派人去通政司问过了,杨银台说还没接到奏疏。”
苏泽的奏疏难产,是因为他起草了一份奏疏,模拟失败了。
——模拟开始——
《详议武监疏》当日送到内阁,你主张由内帑和工部共担武监建设费用,主持户部的张居正反对,高拱和赵贞吉赞同。
但是兵部所上的《兵部详议武监奏议》,已经表态兵部今年没有预算筹办武监,户部也表示挤不出银元。
隆庆皇帝面对这笔巨大的开销,也打了退堂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