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自然是一种非常脆弱的财政体系。
近代的国家转变,其实也在于财政动员力量的指数级上升。
当然,所谓的金融体系,其实也就是抽取社会财富的工具。
这个时代的欧陆君主,也不是什么白莲花,借钱不还,或者干脆物理解决债主的事情也不少。
但如果有了更好用的金融工具,可以从民间融资,那这次武监也不需要向勋贵募资了。
而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也必然会出现更多介于官府和民间之间的事务,比如公共交通、教育等公共事业,这类投资完全由官府出资,或者完全由民间筹款都不好,官民共办,或者由官府向民间募资筹办,才是更好的方式。
这同样需要更有效的金融工具。
苏泽拿起一封登莱巡抚涂泽明的信,涂泽明在信上写的一件新事物,引起了他的关注。
隆庆四年,二月。
“号外号外!诚意伯复爵!重赐丹书铁券!”
“登莱造船厂第一艘西洋舰队舰船下水海试!”
“御旨拟定第一批武监生员名单!”
山西会馆前的一座茶肆中,身穿黑色绸缎长衫的范宽,恭敬的给对面中年人倒茶。
能让四大报纸之一的《商报》总编这么客气的,对面的男人是大同范氏家主范宝贤。
这位范氏家主刚过完年就离开大同老家,显然不是为了看《商报》的筹办结果。
他是来京师考察业务的。
范宝贤是轻装来京的,也没有住进大同会馆,而是将范宽喊到了茶肆来谈事情。
范宽暗暗有些吃惊,从茶肆的老板到伙计,都对范宝贤十分尊重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