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苏泽只能辞别妻子,结束休假前往武监。
妻子娘家来了不少人陪伴,家中也有乳母和侍女伺候,妻子反倒是催着苏泽去衙门。
哎,穿越前是牛马,穿越以后连陪产假都没了,感觉更牛马了。
苏泽来到了武监。
皇帝的旨意中,将国子监一部分空置的校舍拨给武监当做校区。
也亏着诚意伯等失爵勋贵的“慷慨解囊”,皇帝已经凑足了款项,工部正在建造新的校舍和设施。
现在武监就是一个大工地,所以武监在国子监内蹭了一院子,算是临时办公场所。
定国公徐文壁这些日子就在这里办公。
等见到了苏泽,徐文壁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他连忙说道:
“苏翰林你终于来了,这武监的担子终于可以交给你了!”
徐文壁原本还是挺激动的,皇帝亲任监正,他这个副监主持武监的日常事务。
从皇帝和群臣的重视来看,徐文壁也清楚武监将会在大明朝的未来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他这个首任监副定能留名千古。
可真正开始主持武监的事务后,徐文壁才知道这摊差事有多么烫手。
这位曾经气度优容的定国公,此时一副憔悴的样子,他顶着深深黑眼圈,扶着额头说道:
“前阵子按照苏翰林的推荐,本国公命人按照定远伯进献的兵书,编纂了武监教学的纲要。”
定远伯就是戚继光了,这一次武监筹建的消息传到山西,戚继光也捐献了银子,并且将自己所著的兵书《纪效新书》原稿也进献给了朝廷。
苏泽听说这件事后,就派人联系徐文壁,请他以这份兵书作为底本,编写武监生员的教学纲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