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为预科,非可混一。”
“臣非轻德育也。仁义忠孝,固为立身之本,然心智已熟者,道德之教可权以他途。请置未满十四岁者于国子监预科,专授四民道德、君臣大义,期年为期;俟年满十四,方入武监就学。如此,幼者先正其心,长者后习其事,两者各得其所。”
苏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
“臣观今日京师,商贾云集,百业繁兴,人心之变,非复从前。此诚古今所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之道,亦当与世推移。”
“若拘执旧章,唯德育是重,恐致群臣士子效仿,推之于各地讲学,则实学新制将亡于空谈。故智育之重,非仅武监一事,实关国朝兴衰。”
苏泽写完了奏疏,就放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武监教育论奏议》当日送到内阁,你主张在武监实行“智育优先”政策,内阁高拱和赵贞吉赞同。
皇帝批准了你在奏疏,在武监推行智育优先,以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作为教务大纲,编写了武监的教学课程。
大明武监培养的军官,成为历史上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军官团体。
大明武监,成为各国在变法中首先考察的对象,大明武监成为今后几百年军校制度的典范。
武监培养的进步军官团体,深远的影响了大明政局。
国祚不变。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230点本次模拟不消耗次数,剩余2/2
这份奏疏皇帝果然立刻就同意了。
但是看样子这个进步军团团体,要在百年后成为影响大明国祚的一股力量啊。
苏泽关闭系统,“世间本无万全法”,他今日提出设立武监,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