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
这是一种奇怪形状的船,细长船体,尖锐的船首,还有高桅多帆的结构,这种快船被苏泽命名为“飞剪船”,被运用于沿海港口之间的消息传递。
这种快船的航行速度极快,可以迅速往来于沿海几个港口城市。
这艘船试航之后,就被市舶司订下,用来在沿海各市舶司之间传递银票底本。
只可惜工部那边说,这种飞剪船的建造还有几个技术难点,尖锐的空心船首需要最熟练的工匠才能制造,而风帆材料更是大问题,现有的织物强度不够,工部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使用了丝绸和棉麻的混合织物,但是成本居高不下。
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能操纵这种高速帆船的船员紧缺。
近海高速航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需要船长对于近海的海况十分了解。
如果航行到深海,那就要对海图更熟悉,还要能熟练使用各种导航定位技术。
登莱海务教习所最优秀的学员,才能出任飞剪船的船员,这也制约了这种船的发展。
但是在苏泽这份奏疏中,就提出了要给通政司配备飞剪船,他写道:
“然沿海万里,商旅辐辏、军情孔急,现有驿传路径迂回,陆路崎岖,水路经运河辗转,公文往复动辄经月,每遇海疆警讯或市舶急务,恐遗缓误机宜。”
“请于东南沿海通衢要港,如宁波、泉州、广州等处,各增设通政司经历所一属。责成该属专掌飞剪船调遣,于诸港口间接递往来文书。凡关海防军情、市舶急件、重大灾异及圣谕钦件等紧要消息,皆可籍此‘海驿’飞传。”
而苏泽奏疏的后半段,则是请求朝廷按照朝鲜的“前例”,在南洋吕宋设立通政署,联络当地的汉人,搜罗南洋诸国的消息,加强和南洋各藩属国之间的联络。
通政使杨思忠合上了苏泽的奏疏。
这就是通政司权力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