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和红薯喜干怕水,所以要做好排水的事情,要不然这些土豆红薯都要烂根了。”
苏泽也没想到,这位武清伯竟然如此精通农事。
朱翊钧说道:
“听母妃说,外大父他老人家小时候逃荒差点饿死,最大的爱好就是种田。”
原来如此。
大明别的不说,管理外戚这方面确实是冠绝前朝。
武清伯李伟一门心思种田,他的世子李文全则一门心思在澎湖搞种植园。
朱翊钧又说道:
“京畿连日阴雨,连春耕都推迟了,父皇这些日子愁眉不展。”
苏泽也明白皇帝为什么担忧。
对这个时代来说,种田就是头等大事。
春日多雨,气温升不上来,撒下去的种子就会发不出芽烂在地里。
这些日子顺天府的官吏都在奔走,让京畿百姓推迟春耕。
可晚一天春耕,就会晚一天收获,这又会影响下一季作物的载种。
华北地区还好,如果是辽东地区那种一年只能收获一季的地方,延误春耕就可能导致农作物还没成熟就入冬,那就是减收绝收的结果了。
此外春季就这么多雨,也不是好兆头,黄河长江今年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这是隆庆皇帝继位以来第一次遭遇天气灾害,其实这要比他的父祖们幸运多了。
但也正是因为前几年的风调雨顺,才让皇帝更担心今年发生饥荒,好日子过多了,百姓备荒备灾的意识也会淡薄很多,发生饥荒后朝廷的压力就会更大。
作为皇帝,隆庆皇帝能够提前为百姓担忧,确实是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