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提前来到了大同会馆对面的茶馆,见到了族长范宝贤。
上次两人谈过票号的事情后,范宝贤没有返回大同老家,而是留在京师亲自筹办票号。
正如同范宽所预料的,京师、直沽、登莱三地的商业往来密切,票号业务出现后,迅速就推广开。
早期金融业,就是一个信用变现的行业。
大同范氏在同行中有影响力,又捏着《商报》,最初期的信任就有了。
而商人往来于三地,携带大量的现银实在是不方便,用银票结算又方便又快捷。
范宝贤稳扎稳打,先是让大同范氏的商人,用票号结算。
然后是和范氏做交易的商人,也发现了票号结算的好处,也开始使用票号结算。
大同范氏的票号一步步打响了名号,渐渐的山西籍的商人,都开始使用票号来结算。
现在不仅仅是山西籍的商人,就连很多外省商人,也使用票号和山西商人做生意。
范宝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争取让山西籍外的商人,也用范氏票号结算。
等到了那时候,大同范氏就不再是一个地方性的商业家族,而是成为最顶尖的商业家族了。
不过今天两人讨论的,不是票号的事情。
范宽将一份请愿书递给了范宝贤。
《请开征山西商税请愿书》。
范宝贤翻到最后,看到请愿书最后的几个签名,这些都是范宽联络山西籍的官员、富商,看完之后范宝贤陷入到思考中。
历朝历代,怎么会有请愿朝廷征税的事情?
可当范宽提出来的时候,范宝贤当这个同族弟兄疯了,可等到范宽把道理讲清楚,范宝贤又犹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