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52">至于皇帝如果真的上头要征讨倭国,到时候再说吧,兵部先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同理,锦衣卫、六科十三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锦衣卫办事不力,没有搜捕到倭人细作,这时候不表现一下,就要失去皇帝信任了。
六科十三道也是抨击过苏泽海防政策的,他们现在矫枉过正,就是为了和之前的自己做切割。
苏泽微微叹息,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执政者,总是左摇右摆的原因。
矫枉必须过正,滑向任何一极都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能平衡左右,能走好钢丝的政治家就太稀少了。
苏泽默默询问系统。
“系统,已经递交的上书,能够重新模拟吗?”
可以,本月提交的奏疏,可以将副本放入系统进行模拟,使用方法和上书前模拟一样,也可以使用威望点确保奏疏通过。
幸好幸好!
本来苏泽都准备再上一疏了,现在看来只需要誊抄一下奏疏副本就行了。
明代大臣写奏疏都会留存副本,这是方便大臣在致仕后编纂自己的文集。
明代的重臣一般都会将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奏疏编成奏疏合集,这也是明代史料丰厚的原因,这些都是亲历者第一手的史料。
苏泽的思绪又发散开来,日后自己的奏疏合集该有多厚啊?
沈一贯又问道:“子霖兄,你说陛下会不会同意出征倭国?”
苏泽想了想,摇头说道:
“圣意难测啊。”
说完这些,苏泽连忙说道:“两位兄台,我突然想起家里有事,先回去一趟。”
说完这些,苏泽就匆忙赶回家里,寻找上一次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