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这份奏疏的通过阻力不大。
苏泽没有向吏部要名额,也没有向户部要钱粮,唯一需要的就是增设武监下的“巡捕修习班”。
但是杨思忠却看出了这份奏疏的重要意义。
如果真的能够按照苏泽的改革,巡捕营必然会焕然一新。
正如苏泽那一系列奏疏,对通政司的改革一样。
苏泽又瞄上了巡捕营?
杨思忠决定想办法在巡捕营中安插点“自己人”,如果真的能让苏泽改革成功,那掌握京师城内和京畿治安的巡捕营,必然会成为京畿内重要的势力。
“还有什么要务吗?”
胡祯业务能力出众,要不然也不会被杨思忠简拔,放在自己身边当秘书。
胡祯说道:
“朝鲜署的冯大人来函,朝鲜商人在釜山和倭国隔海走私贸易,通政署已经向朝鲜国主通报,朝鲜国主遣官拿问去了。”
杨思忠点点头,右通议冯学颜在朝鲜干的不错。
冯学颜也是进士出身,这学历在朝鲜就是通杀的存在。
无数朝鲜大臣名士,都以和冯学颜讨论学问为荣。
冯学颜干脆就在朝鲜搞起了讲学,他本身对学术没有太的倾向性,无论是宋儒、心学,甚至是最新的实学,他都能讲几句。
每一次通政署讲学,都会高朋满座,甚至要比朝鲜国主开朝会来的重臣都要齐全。
除此之外,冯学颜还有一个特点,他喜欢提拔后进。
朝鲜年轻的读书人请他指点,他都不吝赐教,对于那些有才华的朝鲜年轻读书人,他更是直接会用通政司的渠道,推荐他们去大明留学。
朝鲜国内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