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不是固定的靶子,他们在战场是会移动的。
而且和电影里那样,敌我双方线列步兵对冲这种事情,实际上也是很少发生的。
更多的时候是一方埋伏,对着行进中的敌军发动攻击。
所以能不能及时“变阵”,这就是线列步兵军队的核心战斗力。
能在纷乱的战场上,听从指挥官的命令,及时调整阵型,将火力面对准敌人。
这变阵的关键,就是“步法”。
拿破仑时期的法军,能够在欧洲战场所向睥睨,就和当时法军操典领先,法国士兵的步法最熟练有关。
拿破仑的步兵操典中,就专门强调了步法的训练,当时的法国士兵能够以“慢步”、“快步”、“跑步”三种速度行军和变阵。
同时期的俄国士兵,就只能用“慢步”、“快步”两种步法。
而更加灾难的,是俄国的一线士兵很多都是文盲,根本分不清左右,所以也听不懂军官的命令,变阵的时候一塌糊涂。
所以拿破仑就特别强调步法训练,而法军的步法后来就演变成了“齐步”和“正步”,一直到苏泽穿越前,都作为军队的基本训练项目保留了下来。
苏泽和戚继光制定的《线列操典》,同样也制定了详细的步伐训练要求,对各种口令都制定了相应的步伐训练项目。
见识到了燧发枪的伟力后,苏泽又下令,由教官组成线列方阵,进行了一次“排队枪毙”演练。
为了这一次的演示效果,苏泽还专门从城外的养象所动物园要来了一支鹿群。
就在众人疑惑中,陈亮领着教官排成了线列步兵阵。
说是阵,实际上教官只有二十多人,所以其实只是三排的小队。
就连陈亮心中也没底,他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