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旧书,放在杨思忠的案头说道:
“这是黄某家传的《闽海针经》。”
针经,听到这里,杨思忠就知道他要献什么书了。
“针经”就是“海道针经”的简称,历史上,自三国以后,海道渐多,就像道路一样,人们可以循着海道来往,便开始将其称作“海道”。
航海罗盘发明之后,将“海道”的指南针针位和里程等记录成册,可以用来导航,这种册子被称为“针经”,用“海道针经”总其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航海指南工具书。
其实“海道”,就是成熟的航线,这些航线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每条海道对船家来说,都是生财之道,所以,针经一般都仅在家族内传承,轻易不会外传。
“针经”不仅仅单纯的海图,更是有关航线上季风洋流、暗礁气象等重要水文资料的总结,是非常宝贵的航线资料。
而黄文彬的这份《闽海针经》,就是黄家祖先从福建出发,前往南洋的航线总结。
杨思忠翻开看了一下,这份《闽海针经》十分详细,还有很多精美的手绘海图。
如果《闽海针经》记录的航线还能通航,就解决大明水师南下的问题!
杨思忠看向黄文彬问道:
“进献此书你就立下大功,某人也要欠你的人情,说说你想要什么?”
黄文彬在心理斗争了半天说道:
“大银台,属下想要离开通政司。”
说到这里,杨思忠的眉头皱起来。
黄文彬害怕的说道:
“大银台,属下自从来通政司后,每日兢兢业业,却还是处理不好公务,实在有负大银台的重托。”
“属下也不是有多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