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若要与天下名门以名相抗,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得知刘备要编忠臣传和奸臣录,简雍赶回来试图劝阻。
确实,如果按照常规方式考量,刘备目前用这种方式,最多打个两败俱伤。
因为刘备可以发行传记刊印天下,敌人也能。
虽然刘备掌握着大义名分,有天子作官方背书,在庶民黔首眼里信任度会高很多,但名门世家的读书人更多。
刘备能大量印刷纸质刊物,算是个先发优势;但雕版印刷技术无法长期保密的,顶多两三年后,各豪门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混淆视听——刘备能发奸臣录,豪门就能发权臣录、佞臣录、游侠录…
结果只能是大家相互抹黑,谁都不是好东西。
不过…刘备知道,有位伟人曾用这种方式击败过当时已经垄断军、政、钱、粮、人的世家,而且依靠的大多是不识字的普通人。
“敌之强,便是敌之弱。”
刘备已经没有了那种焦躁急迫的心态:“宪和,你可还记得受笞而喜的孝名是怎么来的?难道是靠名门或士人传扬的吗?”
之前得了贾诩提醒,刘备现在又有了当初的沉稳,看待事情的方式也不再是短期的胜负,而是长远的成败。
“…是弟兄们与街坊们口口相传的…”
简雍当然知道他自己的名头是靠商旅和游侠儿传播的。
这事最初是刘备让游侠儿们在酒舍餐馆等地方,以饭间笑料的方式传出去的,街坊邻居们当时也常打趣,总让简雍的母亲没事多抽简雍几顿…
这种笑料并不妨碍简雍得到真正受人尊重的孝顺名声,而且因为这种方式亲民,使得很多人效仿——这当然是不需要士族刻意宣传的。
“这便是了,我等传忠奸并非以短击长…恰恰相反,我们才是站在多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