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御书房。
文书典籍,陈列干卷。
官家赵策英负手踱步,不时注目于上元名作《青玉案·元夕》,亦或是目视边陲堪舆图,作沉思状。
大相公江昭手捧一杯蜜水,不时轻抿一口,一副淡定平和的样子。
顾廷烨、王韶二人相继入宫,皆是在专注览读文书,束手肃坐。
约莫一炷香左右。
顾廷烨、王韶二人读了文书,相视一眼,皆是面有了然之色。
官家,一言一行皆为天威、天恩!
大相公,一言一行皆为治政国策!
如今,官家与大相公达成一致意见,其中意味究竟如何,实在一目了然。
军改,就是目前独一档次的国策!
“呼!”
顾廷烨长呼一口气,果断起身,肃然一礼,表态道:“若欲成就事业,军中改革必是不可或缺。”
“臣以为,军改势在必行!”
“军中改革,国防重策。”王韶起身一礼,一样并未有迟疑,表态道:“往昔,旧制多有掣肘,兵士训练不精、粮草调度不准,久则恐难御外侮。
今若推行革新,厘清权责、优渥兵饷、精研战术,定能使得军卒锐不可当。”
“伏望陛下允臣辅佐,效犬马之劳!”
顾廷烨、王韶二人,一人是开国将门的代表人物,于将门勋贵中有不小的影响力;一人是新兴武将的代表人物,于“野生”、“非将门勋贵”的武将中有不小的影响力。
“好!”
“军改兹事体大,非得君臣勠力同心不可。他年,变革功成,朕必不吝重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