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政府正式成立,江浙苏沪一带算是完成了统一,打家劫舍的活不能干了,孙北风瞅着机会来了,直接就“回归”了组织。
凭着老革命出身,很快就在机关里干上了一官半职,孙北风是个人精,仅仅花了两个年头,就把昔日的七八个匪友也入了编,吃上了皇粮,这也就是孙北风消息灵通的原因。
然而到了今日,竹石清也只知道老烟枪在南京挂职,但老叔也不曾仔细讲过自己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只知道老叔整天神出鬼没,来去自由,小道消息一茬接一茬。
二十年过去,沧海桑田,孙北风的腰弯的更低了,两鬓泛白,“老烟枪”的名头也是传起来了。
在竹石清的印象里,当上官的老叔口头禅变了,他开始说:
这官当多大才是大啊。
于是经常告诫竹石清不要爱慕虚荣,所谓官职,所谓功名,其实就是粪土,是在动荡年月一文都不值的粪土。
老叔虽这么说,但仕途却是越来越顺了,虽不知已经做到了哪一级,但是权力和威望那是直线上升,以至于江宁县的行政改制规划被他第一时间得知,连忙保举了自己的侄子入了编。
只不过,三年前的竹石清竟真的相信这完全是自己天命使然。
殊不知,所谓天命,更多在于人为,所谓气运,背后皆有推手。
孙北风这么做也有其自己的处事哲学,对于竹石清的成长,他远比亲生父亲还要了解这个小毛孩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竹石清是按照传统儒家士大夫的路线培养的,这使得其身上天然裹挟着一套中庸气质,这可不是什么好词。
什么叫中庸呢,即不高不低,不左不右。
通过竹石清的一言一行,孙北风早已有了判断,此时的竹石清,骨子里带着对于出人头地,报国为民的英雄气概,又陷入纷乱世俗的约束与裹挟。面对事情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