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往回跑,向承宇哭丧着脸,骂道:“这狗日的,枪打得准不说,这装甲车愣是一点办法没有!真他妈的操蛋,白白死了那么多弟兄!”
不得不说,战争初期的日本兵的单兵素质可以用恐怖著称,他们经历了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着丰富的实战经历,同时内心底有近乎痴狂的天皇崇拜。
据说在抗战早期的时候,想要抓一个日军俘虏难如登天。
而这辆在路上疾驰的装甲车呢?这绝然算不上国际军工界的领先产品,只有6mm的装甲决定了它不具备对抗重火力的能力,但日军吃准的就是中国军队甚至连基本的火炮都不具备,即便是手榴弹都是紧巴巴的使用。
可以说,对于中国战场的研究,日军极其聪明,他们非常善于利用火力和素质上的优势,最大程度上给中国军队造成伤亡,减小自身的人员损失。
对于攻坚,日军的策略十分简单,先用炮火摧毁我军工事,打击我军关键火力点,随后在装甲车或坦克的引导下,利用步坦战术正面突破,两翼迂回,这一套即便是明牌来打,中国军队也是吃不住的。
公所路段的孙团官兵已蛰伏待命,两侧的屋楼几乎层层设置了火力,孙毅如同撒豆子一般,将最后的这不到百人的兵员彻底投入到这个坟场。
伴随着正面向承宇的撤出,装甲车一路畅通无阻,呜呜地开动过来,后排的日本兵呈行进队列,紧紧跟着装甲车的尾翼,并警惕地向两侧扫视着。
令鬼子兵没有想到的是,一杆杆黑洞洞的枪口正顺着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窟窿伸了出来,和他们鏖战一日的这支中国军队仍没有放弃抵抗。
竹石清打量着这支突入至沙岗的日军部队,数来应该是两个小队的兵力,在向承宇的不断袭扰之下,现在减员也很严重。
也难怪日军不惜出动一辆装甲车前来助战,这一日下来,渡边大队至少在和孙团的战斗中减员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再这么打下去,即便是真到了宛平城,恐怕也不见得能发挥多少战力。
装甲车缓缓驶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