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银江连年干旱……”
\n周海忍不住插了一句:“这不会说的是清妙观吧?”
\n伍安民点头:“没错。祠堂后来就改建成了清妙观。”
\n我们三个一律听了个目瞪口呆。
\n伍安民接着道:“进士的父亲说,武家直到明朝中叶才重新回到银江,家里也没有人知道武家和清妙观还有这一段因缘。他也是死后,才从先祖那里得知这一切。”
\n“进士的父亲还说,陪他一起来的这个道士,就是当年祈雨的道士,也是清妙观的第一任观主。他叫进士一定要回银江重兴武氏,修复祠堂。”
\n“进士醒来后,还只觉得这个梦做得荒谬,并没有放在心上。结果不几天,家里着人送信给他,老父果然驾鹤西去了。仔细一算日子,正是他做梦的那一天。”
\n“进士才不得不信了。于是,赶紧修书回家,将一切都告知家人。古时一说起重兴家门,必然就是读书出仕,所以就建起私塾。但修复祠堂就难办了。当时,清妙观已经远近闻名。况且,总不能就说因为进士做了一个梦,所以就要重新恢复成原来的祠堂。”
\n周海:“那后来是怎么办的?”
\n伍安民:“还是将后来的伍家祠堂修葺了一番,但是经常去清妙观打醮。我记得我小时候,还经常跟我奶奶去清妙观的。后来破四旧了,就没人去了。”
\n章家骠欲言又止地看了看我。我又看了看周海。周海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n这个梦太有意思了。以致于我们都不觉得它只是个梦。
\n忽然间,我灵光一闪,脑子里跳出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测。
\n“除了私塾,”我问,“伍家,也包括那个武家,还有没有其它产业?”
\n伍安民下意识地和他的族人们对视了一眼。
\n他们不知道我这么问的意思,但是周海和章家骠马上就懂了。
\n“有当然是有的,”伍安民说,“不过年代久远,变化也多,说不清啊。”
\n既然这样,那我就干脆点明了问:比如筒子楼那边是不是?
\n伍家的老头子、老太太们立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我就知道我的思路是对的了。
\n“你怎么知道的?”伍安民惊讶中还有好奇。
\n我没让他打岔,接着又问老菜市口那边。
\n伍家人更惊讶了。
\n伍安民的好奇里渐渐浮起戒备:“你们到底在调查什么?”
\n我和周海、章家骠先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