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虽然聪明却未必有管家的心思……
将父亲的几位姨娘细细的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都没有合适的人选。哥哥尚未娶妻,更无嫂子管家。
候婉心有些犯难。
“长姐在想什么?”候婉云瞧着长姐的脸色,取了件披风为她披上,转身推开窗子,道:“外头这会空气好,这屋里太闷,通通气儿。”
候婉心的窗户,正对着琉璃屋的方向,她一抬头就看见那琉璃晶莹的瓦片,在晨光中闪闪发亮,里头种着的母亲最爱的金钱橘,结了一树的黄澄澄小团子。
看见这金钱橘,候婉心就想起那时母亲嘴馋的模样。南方运来的金钱橘,到京城早就干的失了水分,母亲这江南水乡长大的人儿,天天馋着吃家乡的水果。那时候年仅七岁的婉云,想了奇妙的法子,盖了琉璃屋,让母亲能吃上新鲜的金钱橘。母子又爱吃江南的大闸蟹黄,婉云便在琉璃屋里挖了个大池塘,请人来养了些肥美的蟹子,每日让母亲吃上最新鲜肥美的蟹黄。
看着候婉云的侧脸,候婉心感叹,这孩子,就是孝顺。即便太太不是她的生母,也孝顺的那样贴心。
其实,这安国侯府,交给云儿管家,也未尝不可吧?云儿才情出众,就是皇上和太后也称赞,大不了自己从红绣坊里拨几个有经验的管事女先生来帮衬着她,那都是母亲留下的人,忠心耿耿,定能帮云儿把家中大小事务打理的妥妥帖帖,也好过交给张氏,让云儿受委屈。过上几年待到云儿出嫁了,哥哥也该娶了嫂子回来,那时让嫂子接过家中的事务,岂不是正好!
候婉心这样想的,也就提笔这样写。候婉云在旁装作不经意的把玩个小印章,眼角的余光却一直黏在她长姐的笔尖上。
候婉心写的很慢,那细细的笔尖放佛是在候婉云的心尖尖上挠痒痒。“红袖织造坊”和管家的大权,一直是候婉云期盼多年的东西,此刻这两样唾手可得,她紧紧攥着拳头压抑住心头的狂喜,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并无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