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通过这几天在春熙路的观察,华奋强已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目前内陆商品紧缺正处在卖方市场,只要商品对路基本不愁销,关键是货源问题。
春熙路整条街都是卖服装,而且还掺杂了一些从国外进入的旧服装,经过整理、熨烫、修补,卖起来居然生意都不错。这让奋强想到了香港的一个表姐,正好是做大陆旧服装生意的,曾经找过他,希望他可以帮忙在大陆销售她的旧服装。奋强那时机关正值忙季,实在抽不开身,便婉转地拒绝了。
但在去年,奋强的一位初中同学找他帮忙,希望他可以向自己的香港表姐咨询,帮他做鞋子的朋友找国际上最时髦的鞋子样式图片,男式和女式皮鞋都要,他倒是抽空麻烦表姐了一下。
一时念起,奋强决定今天就去找那位初中同学,看看能不能帮冯娟进一些货,因为春熙路整条街还没有人卖鞋子。
华奋强这位做鞋子的初中同学叫董民,他原是cd市蔬菜公司的采购员,家住在西郊,由于公司人多效益不好,工资发不出来,跳槽在一家的制鞋厂干了几年,学会了制鞋工艺后,开始利用他家的农家大院,办起了他的家庭制鞋小作坊,但由于他做的鞋子款式老旧销售量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华奋强一直看好他身上的一股子拼劲儿,加上从小两家互有往来,对其人品比较了解,便在董民最为困难的时期,掏出了几乎全部存款5000块帮他渡过难关。
自从得到华奋强从香港寄来的鞋子和图片后,董民折腾了一年,好不容易找人制作好了新的鞋楦和制作新式鞋的设备和材料。通过这一年的潜心研究、摸索,他已经制好了二百多双新式鞋子。由于他的鞋子是假冒名牌商品,没有人敢进,他正对着堆积如山的新鞋子发愁时,发现华奋强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一副苦瓜脸对华奋强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