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粮食问题将不再是他扩张最大的制肘。
下午,由于段国学这个“贵客”临门,二伯他们早早地就收工回到村子里,同时按照段国学的要求将周围的几个村子的村长给请了过来,晚上入席时坐满了一个大院子,酒宴前,经过二伯的介绍粗略地认识在座的各个村长和族长。
“各位相亲父老,鄙人虽自幼在海外,但常受父母告诫,根在祖国,不可忘本。又听老辈人教诲,我国虽地大物博,但耕田尚少收成不多,回国后看到大家只有薄田数亩,小子不才,兴建水利以利良田,并且培育了一种水稻,耐旱抗虫,产量颇丰,现有意拿出部分种子分与大家。”
段国学刚说完,只见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段国学记得他是这附近村子里的村子,只见他激动地说道:“可是王村种的那种水稻?”
段国学笑答:“正是!”段国学的这个回答让院子里的人轰地一下炸了锅,王村种的水稻虽很多人没有见过,但却听过,那收成高的让人直眼红。好一会,另一个人站了起来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什么条件吗?”一句话,让大家立即没了声音,眼镜直勾勾地盯着段国学。
“没什么条件,第一,这种水稻还在试验中,而且目前能提供的种子很少,我希望各村先派种田的几名好手到王村共同交流,不仅能交流种田的心得,还能扩大新水稻的育种量以作为回报回馈大家,等以后种子产量稳定后,稻种将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各村,价钱当然不会很高。第二,等将来收成提高了,我希望以兴民公司的名义,用平价收购各位手上多余的粮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