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知道不少同学看不起他,嫌他太闷,不会玩,不爱玩。有人背地里说他,道:“读书也就这样啊,评价学生用的是听话不听话,评价人用的是成功不成功,正好是两套标准。当好学生,只要听话,勤奋,不惹事。要当成功人士,就要会来事,会讨巧,会走捷径。你看看好学生有多少能混出头啊?”
他也全佯装不知。一个寝室四个人,家境最差的同学是小镇考来的,考试前夕生了病,他也一样陪着在校医院挂水守夜。家境最好的同学不敢开家里的路虎,说太张扬,所以开了一辆国产宝马。到生日时,他也一样帮着跑前跑后,订场子,备礼物。
都是朋友,都是同学,他一视同仁。喜欢他的就说他周到,不喜欢他的就嫌他谄媚。平均一下就是八面玲珑。他对自己的总结是:接受规则,调整预期。
没毕业前,他就瞄定了金融业的最顶层,不作他想。 国内头部券商的招聘习惯源自华尔街,除了从高校挖学者外,对新手从没有一步到位,基本是从实习生转正,考察期最短半年。
而要成为实习生,又必须在大四前参与过低年级项目。檀宜之的第一份实习是做尽脏活累活,本以为胜券在握,却被一脚踢开,原本无他,另一位实习生更擅长投胎。
他强忍住不平,临走前依旧诚心道谢,又规规矩矩做完了所有收尾工作。得益于此番隐忍,他拿到了第二次实习机会,并成功转正。这是他学会的第一课:要忍耐,把一切不平等看作天然,细细咀嚼后咽下。
因祸得福,他的简历反而让他顺利入职。有两三次实习经验的新人最好用,意味着有能力却没背景。
后来有做私募的前辈调侃,道:“实习嘛,就像结婚一样。结一次婚的男人不挑,结两次婚的男人厉害,结婚八次的男人有问题了。”
这就是他要学会的第二课:排序。金融界处处是低级高低。对女人的贬低是最浅显的一层,更低阶级的男人简直是空气里的灰尘,存在却看不见,前几年不讲究 d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