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怀凝道:“问题不大,有个碎骨片卡在里面,压到了神经。做个微创手术,一周就没事了。这种程度的手术比整容中的颧骨内推都轻。”
老头子拿手肘支她,道:“还是这里好啊,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有机会整容呢。”
老太太道:“别整太美,家里人认不出来,一般美就好了。”
他们并不操心费用,这次就医的费用全部由当地村支书报销。原来他们的儿子属于烈士,在一次洪水救援中殉职了。
正好有床位,张怀凝就先安排老太太住院,老头子回宾馆收拾东西,没想到中午就给送来急诊了。一问才知,他们没来过大医院,特意带了些土特产和一瓶五粮液,张怀凝自然不收。老头子怕可惜,就开了酒喝了小半瓶。好在人没事,在急症室挂了水就行动自如。
他们肯定是不宽裕的,张怀凝发现他在门诊时穿的是皮鞋,他妻子穿的是运动鞋。用他们时代的话来形容,叫旅游鞋。但一看就是新皮鞋,磨脚,穿不惯。到病房里再见面,他也已经换回布鞋了。
文若渊的门诊也在继续,来看外科的病人比内科简单。毕竟外科医生向来以开药为耻,基本是能确定病因,判断有没有到手术指征。不上台后,他觉得自己像个快递分拣员,该动刀的病人,就分给同事。
25 号病人是个难缠的典型,一把年纪,没病没痛,但确信自己病得不轻。文若渊说了好几次他是偏头痛。并非日常用语中的判断,而是医学上的一类原发性头痛,没有特定的病因,药物也仅为缓解。
但 25 号病人一听是偏头痛就急,认为他在敷衍。文若渊接待他时,也确实在分神。杨浔昨天的一番话,带来的震撼久久难以平息。他感觉自己在某一方面输了,更坏的是,就杨浔而言,竞争从未开始。杨浔的提议确实让他动心,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他都算熬出头了,再不济也是医生里的中上流。这一走,就像是高分答卷没写名字就上交。
然而他确有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