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目光停留在桌中央的一份文件上,「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规模,无上限量化宽松——。」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一位年轻的助理快步上前,递上一份刚刚打印的政策草案。草案的标题简单而震撼:无上限量化宽松计划。文件列出了具T措施——联准会将无限制购买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甚至直接介入GU市,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位理事推了推眼镜,低声问道:「主席,这种规模的资金注入,会不会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房地产、GU市……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已经——」
主席打断了他,语气冷静却尖锐:「我们现在的优先事项是稳定市场。如果经济崩溃,没有人能幸免,包括那些你担心的普通人。」
讨论很快结束,决策已成定局。主席在草案上签下名字,签字笔在纸上滑过的声音,像是为全球经济宣判了一场无声的命运。数小时後,联准会的公开声明透过新闻网络传遍世界,数以百亿计的新资金如洪水般涌入市场。华尔街的交易大厅内,萤幕上的曲线开始回升,投资银行的高层们松了一口气,香槟的瓶塞在某些角落被悄悄拔开。
但这场洪水的影响远不止华尔街。资金流向了全球的资产市场,推高了GU市、债市,也推高了房价。从纽约到l敦,从东京到台北,公寓的开价一夜之间又多了几个零。对那些早已拥有资产的人来说,这是财富的又一次膨胀;但对那些仍在为第一套房挣扎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梦想门槛的再一次拔高。
远在千里之外的台北,我们毫无察觉地被这场遥远的决策波及。当列夫向我展示那间1,980万的破旧公寓时,我还不知道,这价格背後的推手,不仅仅是地主或房仲,而是大洋彼岸的一场会议、一份草案、一支签字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