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方式,在古代都是能臣的象征,其实放在后世根本就排不上号。这主要是因为科举考试并不考‘统筹安排’,这就导致擅长统筹安排,拥有学习科学管理天赋的人才并不能集中地被挑选出来,大量的管理者岗位上簇拥着的是会读书,会写诗,会和人斗心眼子但却偏偏不会管理的儒家君子。
谢双瑶很尊重文化,也懂得欣赏一首好诗,但她认为专门的工作要给专门的人才做,管理者要懂的是管理学,但因为管理者的稀缺性,很难集中起来进行教育,只能以自学为主,这就看个人的积极性了。谢大哥是学习热情最高的一个,不但把从前的几本教材都看完了,还向谢双瑶索要新教材,而且因为两人的关系,他可以把自己的要求说得很具体。现在彬山的住户越来越多,矿丁也越来越多了,谢大哥希望能有一本书来指导他的管理思想,帮助他设计彬山的人事生产制度,俾可提高彬山百姓的生产积极性,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苗子,把两座矿的产量再往上升一升。
这是亲哥才会这么体贴她啊!否则什么事都上报,不更显得恭顺吗?但谢双瑶如果什么都事必躬亲,早晚都要累死,她手下现在已有煤矿、铁矿、盐场、糖厂、养殖场等等,任何一间企业按敏朝的标准都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企业体,而且每个企业情况都不同,规章制度只能靠负责人从工作中总结、设计、反馈,所以她非常欣赏谢大哥这种凡事想在自己头里,积极学习进步的精神,多次通报表扬,并且从资料库里找了现在这本著作,让谢大哥自学。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则》算是科学管理的开山之作,时代背景也更接近于敏朝,没有那么多内容要删减编辑,谢双瑶草草翻阅增删了一遍就丢给大哥,谢大哥读过之后觉得很有裨益,只是有些概念并不适合本地的情况,而且其中有很多文字过于深奥,还是要再加以润色,最近他集中在重修《科学管理原则》,当然没有时间去和一个新婚妻子相处,在他的理想中,大概明年等这本书的本土化完成刊发之后,他的婚姻可以进入议程。
不过,谢大哥对娶一个远方表妹兴趣不大,也觉得娶一个普通的彬山女娘似乎有些浪费,既然谢双瑶距离成亲还有个七八年,那么他觉得自己的婚姻或许可以成为谢双瑶的政治筹码,如果谢双瑶到时需要笼络一些新占之地的大势力,他可以贡献出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