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事,就是把心里想的,嘴里说的,真实、认真地写出来就是了,山丰至今还是这样的观点。後来,大概四年级,还有一篇描写老家同龄孩子的作文《赖三》也发表在《长寿报》。爷爷去世,山丰全家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与「赖三」相识,赖三每天放牛,教山丰骑牛,危险中,也保护了山丰,留下深厚友谊。山丰的自我评价仍然是普通,老师觉得写出了农村的真实生活和孩子之间的真挚友谊。班主任杜老师是语文老师,也常常在班级里,朗读山丰的作文。所以,小学时,山丰对语文,特别是作文,有了很强的自信,觉得充满了趣味。至少,每次作文,山丰从没有应付交差的想法,总是竭尽全力想办法多写一些,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认认真真写出来。山丰也被老师批评过,估计也是在二年级,用词造句,山丰有时要写上半页纸,至少四五十字,次数多了,老师忍不住,提醒山丰不要把造句当作作文。
二是三年级换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一二年级由班主任杜老师兼任数学老师。一位刚刚从长寿师范长寿当地的师范中专学校毕业的nV老师,名叫李蕴华,据说这届毕业生是长寿师范多年来最优秀的一届,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学生,以前招的是初中毕业生。而李老师又是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李老师好像是重庆市里的人,个子高高,婷婷玉立,头发也如她的名字,长发飘飘,很漂亮,她数学也确实教得很好。总之,山丰更喜欢数学了,数学成绩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学习应用题时,山丰在班级里大显神通,似乎不管多难的题,他都能想出来,有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能想出来。山丰也一直担任数学课代表。小学毕业后,初中时,山丰记得在路上远远地见到过李老师,但没有上去打招呼,也没有专门去看望过她,直到现在,她那时的身貌很清晰地留在山丰的脑海,山丰很感激她,但是山丰的习惯是牢牢记在心里,默默为她祝福,不想有当面说出的尴尬。
三是从上小学起,就填了很多的表格,总有两项,籍贯和成分,籍贯当然是四川省长寿县,成分一直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但是父亲特别叮嘱,「佃中农」,一定不能写错,也从不解释什麽是「佃中农」,究竟有什麽用。这两项似乎是印在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两项特徵。这些知识长大後才知道,籍贯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事物,潜移默化中赋予每个孩子很深的地域和宗族意识。它决定了你是哪里人,从而从小背负那里人的毁誉和责任。成分是新中国的产物,决定了你和你家庭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