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中发生在朝堂与宫中的各种重大消息。太后中风大限将至,皇帝病重闭门静养,东宫监国却不思政事、只知整日沉湎于玩乐。朝中亦是人心浮动,三公缄口不言,九卿各有思量,下面的小吏则在背地里悄悄流传着不如迎襄王回京的言论。然而可想而知的是,这样的传闻对秦景阳百害而无一利,只会扩大他与秦煜阳、秦曦两父子之间的裂痕。
听过了密探的汇报后,秦景阳的脸色阴沉得简直能滴下墨来。待下属一走,他便再也难掩怒意,重重一掌拍在桌上:“本王从前只道秦曦心性有些跳脱,但毕竟天资聪颖,将来只要收了心,必能担当大任,谁知道他居然如此不分轻重!皇兄自顾不暇,无力关注外界之事,他便无法无天了么?那几个辅政大臣也是吃白饭的,都知道他是未来的君主,便无一人直言敢谏,难道就要由着他如此任性下去不成!”
“景阳,你先冷静。”沐铁衣劝道,“你现在着急也没有用,京城的局面无论发展成了什么形式,你都绝对不能公然出手。否则,哪怕你是怀着好意,也只会将事态推动向更加混乱分裂的局面。你在京中四年,难道在朝中便没有一批信得过的官员么?若是有能说得上话的,便让他们活动活动,只是断然不要以你的名义便是了。”
“王爷当年身为摄政王,被上下数百双眼睛盯着,在很多方面上都要束手束脚。与官员私下走动,提拔底下的人,这些都会被有心者扭曲成罗织党羽图谋不轨,于是连正常的往来交际也无法参加了。”程徽道,“朝中虽说也有我们的人,但大多只是以打探消息、观察方向为主,却是没有一个能在明面上出头的。”
提起这一茬,三人都是一筹莫展。沉默了半晌,秦景阳率先站起身来。他的神情似乎已经恢复到了往日的镇定,但是仔细一看,却依旧能找到压抑在眼底的沉重与焦躁。
“先静观其变吧。”他说,“况且就算我有能做的事情,漠北与京城相距甚远,传达消息便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总归是鞭长莫及。左右如今四海清平,百官各司其职,哪怕上位者庸碌一些,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说罢便朝着门外走去。
“倘若有朝一日这种平稳被打破了呢?”秦玉昭看着他的背影,“假使南梁正式对北周用兵,又或是太子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行劳民伤财之事了呢?你若插手,便是越俎代庖别有所图;可你又办不到高高挂起,作壁上观。到那时,你又要如何?”
秦景阳停下脚步。他没有转过身来,只是抬起头,望向遥远的东方。
“真到了那个时候,秦曦一定会自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