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你这口气,似是有主意了。”秦煜阳淡淡道。
秦曦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实不相瞒,儿臣确有一个不成熟的法子。父皇您看,那在街头卖艺的,为了聚集观众,开场前都要拿个铜锣小鼓敲上一敲,将行人吸引过来。既然如此,不妨也在官府门前设一大鼓,若是百姓有状要诉,便将鼓敲响,告与里面人知道。自然,一般的诉状还是要按老规矩直接递进去的,唯有事关人命,或是有冤情的,才可击鼓,而官员听见鼓声,便需立刻升堂处理。这鼓呢,也就叫做‘鸣冤鼓’了。父皇以为如何?”
他如此振振有词,却是令秦煜阳意想不到。“唔……”他思忖了片刻,缓缓点头,“你所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父皇若有意,不妨下旨令京兆尹率先试行,倘若可见成效,再推广到全国各郡县。”见他意动,秦曦心中大定,连忙趁热打铁地撺掇,只希望这件事能将秦煜阳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不再计较自己偷溜出去的事情。
“是否采用,朕自有决断,你这么热心做什么?”他想得倒好,可秦煜阳那里是一般人,一眼便看穿了儿子心中的小九九。当即冷下脸道,“你在外面胡混了大半日,政务呢?可是处理了?”
“这……”秦曦面露支吾神色。见秦煜阳双眉一轩又要发怒,他连忙道,“父皇明鉴!儿臣……儿臣自知资历浅薄,不敢对国家大事妄作决断。故此,便请几位辅政大臣先行处理,之后再将奏章送至东宫。这样一来,儿臣便可参照着学习。”说着还讨好地笑了一笑,“若是有不明白的……到时候还是要来请教父皇的。”
他经验不够确是事实,如此说也有几分道理,竟让秦煜阳再找不到申饬他的理由。无奈之下,只得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此番念你微服出宫有所收获,朕便放过你一次,不再计较,下不为例。可是明白了?”
“是!儿臣记住了!”听到赦令,秦曦立刻笑逐颜开。
“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
秦曦喜滋滋地出去了。秦煜阳望着儿子的背影,神情若有所思。“高怀恩。”他唤道。
守在门口的大总管连忙走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太子最近……和谁走得比较近?”
他突然有此一问,高怀恩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照实答道:“回陛下,是徐公的嫡长孙,徐檀知。他的母亲便是鹿阳侯的长女,皇后的姐姐。”
“徐檀知?”秦煜阳蹙眉,在脑海中搜索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就是前几日给八珍坊题诗,声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