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
普通人把一生的幸福都寄托于身外之物,比如财产、名衔、妻儿、朋友、社交,不一而足。因此,他一旦失去它们或发现它们辜负了自己时,他那幸福的根基就坍塌了。换句话说,他的重心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随着他的每一个期望和幻想而不断地变换着位置。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阿图尔·叔本华当米哈伊尔得知巴尔扎克已经回到巴黎之后,那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想登门拜访,毕竟巴尔扎克已经是那种大众耳熟能详级别的大作家了,要是来巴黎了都还没见到那未免太过可惜。
不过遗憾的是,面对米哈伊尔登门拜访的请求,巴尔扎克老师却是回复道:“我只会在巴黎待上几天的时间,再加上我有重要的客人要接待,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等我过些日子再回巴黎的时候再说吧,我一定见你。”
米哈伊尔:“?”
我怎么听说你好像没那么忙?而且你甚至都接待了一下你的有些债主,那么为什么不愿意见我?
而从信里面的措辞来看,巴尔扎克对米哈伊尔似乎也没什么意见,说到时候一定见他应该也是真心话,但问题这就来了,为什么现在不行?
当米哈伊尔为这件事情感到纳闷的时候,巴尔扎克却是正处于一种有苦说不出的状态。
尽管他回来的那天极力想遮掩某些东西,但由于巴黎报道那位俄国青年的事情的报纸实在是有好几家,因此消息最终还是没能藏住。
而偏偏,韩斯卡夫人和她的女儿似乎还听说过米哈伊尔这个名字:
“嗯?我好像听人提起过这个名字说是圣彼得堡出了一位非常耀眼的年轻作家,不过我倒是还没读过他的作品。是同一个人吗?一个俄国人写的法国诗怎么也能这么美?”
总而言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