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为工人考虑的唯一的东西就是法律,当工人向资产阶级步步进逼的时候,资产阶级就用法律来钳制他们,就像对待无理性的动物一样,资产阶级对工人只有一种教育手段,那就是皮鞭,就是残忍的、不能服人而只能威吓人的暴力。
对资产者来说,法律当然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
工人有足够的体验,并且十分清楚地知道,法律对他来说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因此,不是万不得已工人是不会诉诸法律的。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诸多报刊就像它的邻居法国那样,往往有着各自的受众和倾向。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无疑是《泰晤士报》,政治倾向偏保守,读者大多为政界、商界和知识阶层,风格较为庄重且常常会有一些国际报道和议会新闻。
紧接着便是倾向改革的《晨报》,批评政府,倡导自由主义,狄更斯就曾在这里干过。接着便是保守阵营、反对自由派改革的《晨邮报》、《晨讯报》、《旗帜报》.
而面向大众的报纸则是主打犯罪新闻、社会故事的《劳埃德周报》、《每周快报》等报刊。
正常来说,像米哈伊尔这样一位在巴黎闯出了偌大名声并且他的作品在英国也比较畅销的作家,他来到巴黎的事情基本上无论是哪家报纸都会进行一定的报道,无非就是篇幅和版面有所差别。
但由于米哈伊尔在到达英国后并未声张,也并未拜访英国的文化界人士,而是直接作为一个普通人一头扎进了伦敦的大街小巷,再加上想借着这个机会宣传一下后面一点的圣诞图书的缘故,总之米哈伊尔到达伦敦的消息暂时被隐瞒了下来。
可这一点都不妨碍米哈伊尔以另一种形式登上伦敦的一些报刊:
“都市奇闻栏目神秘人物在伦敦游荡,离奇的行为与离奇的推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