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正南方向朱然镇守的江陵。
以上三路大军中,曹丕最看好的,就是进攻朱然的这一路。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因之一,是这一路距离曹魏的核心地区距离最近,发起军事行动最便利。原因之二,是这一路所通过的地带,基本上都是平坦的陆地,最适于曹魏的铁骑兵团快速运动。原因之三,是江陵城池曾经被曹魏占据过,所以对此处的地形地理并不陌生。正因为曹丕看好这一路,所以他才赶往位于这条通路上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进行声援和督战。
这样一来,朱然面临的对手就非同一般地强劲了。原因也有三:一是从兵力上说,朱然手下能够参战的只有五千人马,而对方的兵力,单单是前部军团就有三万之多,是他的六倍。二是对方的皇帝又来声援和督战,士气比往常更高涨。三是对方将领中的张郃和徐晃,与张辽、乐进、于禁齐名,堪称曹魏的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来了俩,这是好对付的吗?
但是朱然并不害怕。《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说他“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在战场碰到紧急情况,胆大镇定的表现远远超过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心中有底。朱然素来对军队训练抓得很紧,在平常没有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一点不放松,《朱然传》对此有档案记录:“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没有作战行动,早晚也要敲起战鼓,整装列队,进行作战训练,全体将士一个不落。时刻准备打仗,时刻准备打胜仗,他不是只挂在嘴上,而是切切实实落实在行动上。既然平常训练有方,遇到情况当然不慌。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江陵城池的防御功能很有信心。
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江陵城池是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扩建的,接下来由吕蒙接收了:“旧城,关羽所筑,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乃引西退。”建安十五年(210),刘备向孙权借得江陵所在的南郡,即所谓的“借荆州”。第二年刘备进入益州,关羽开始单独镇守江陵。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擒杀为止,关羽镇守江陵八个年头,他扩建城池,就在这段时间。时间不短,城池当然修得坚固。关羽所说的“不可攻”,既是舍不得攻,也是攻不下来的意思。吕蒙接收后很快去世,接下来由朱然镇守江陵,至今又有三个年头。以他那种平常就抓紧战备的作风,自然又会对城池修缮加固一番。
虽然朱然平常就抓紧军队的战备训练,他维修加固的江陵城池也非常坚固,但是面临强大对手的凶猛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