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的曹操,带领手下五千人马孤军冒进,结果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一战大败,被董卓军队打成了光杆司令。曹操跑到南面的扬州招兵买马,招到一批但又跑掉不少,最后只剩下千把人,势单力薄站不住脚,只好去投靠袁绍。袁绍以盟主身份热情接待,赠送他一部分人马,曹操这才勉强恢复了元气。命运绝处逢生,当然要算大恩惠一桩。
第二桩,初平二年(191),曹操在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一带,打败了农民武装黑山军。袁绍立即以盟主身份,自行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从此有了一个郡的根据地。地盘从无到有,更要算大恩惠一桩。
第三桩,初平三年(192),兖州刺史刘岱阵亡,兖州的官员恭请曹操去做当家人。但是,在长安的东汉朝廷,认为曹操接管兖州,未经朝廷批准,纯属非法行为,于是另行派遣新的州刺史金尚,前去接任。这时的袁绍,又以联军盟主的身份,自行任命曹操为兖州刺史。曹操的地盘,首次从一个郡扩大到一个州。地盘大大扩张,也要算大恩惠一桩。
第四桩,兴平元年(194),曹操指挥主力军团,进攻东边徐州的军政长官陶谦。吕布趁虚占领了曹操的根据地兖州。曹操回头击溃吕布后,袁绍又向东汉朝廷上奏,请求依然让曹操担任兖州的军政长官,使曹操重新在兖州站稳脚跟。雪中送炭,这就更要算大恩惠一桩了。
总而言之,这六年之中有四年,年年袁绍都给曹操帮了大忙。曹操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做大,从弱做强,全靠袁绍的鼎力支持;可以说,没有此前的袁绍,也就没有后来的曹操。难怪后来袁绍在与曹操翻脸算总账的时候,能够在讨伐曹操的檄文当中,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有大造于操也”。大造者,大恩大德也。这明明白白记载于《三国志》卷七《袁绍传》中。
人世间的事,真是复杂多变。这一对温柔亲密的同行伴侣,最后还是反目成仇了。造成感情破裂的原因,说起来也很有点俗套,那就是出现了第三者。
这个第三者,就是年轻的东汉献帝刘协。
刘协说起来是皇帝,其实身世相当可怜。纵欲无度的汉灵帝刘宏,后宫佳丽不计其数,却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辩,是何皇后所生;次子刘协,系王美人所生。何皇后生性嫉妒,在王美人生下儿子之后将其毒死,从此刘协便成为没有母亲爱护的孤儿。汉灵帝因为刘协的面貌很像自己,所以给他取名为“协”。协字的含义是符合,指他的面貌与父亲很相似也。
董卓进京,废黜了刘协的皇帝大哥,改立九岁的刘协为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