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九百一十一万;第二次用兵金川,耗费军需银六千三百七十万;用兵台湾,耗费银米共一千万。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又骄淫奢侈,极事纵游,不顾国库空虚,六下江南,劳民伤财,挥霍无度。别的不说,仅拿他审结甘肃捐监冒赈案的承德避暑山庄来说,山庄建于康熙年间,乾隆即位后又大肆扩建修缮,圈地数十里,广筑围场,杂植时花,分置亭榭,一直到晚年才修建完工。避暑山庄内凿池引水,杰阁高凭,绿草如茵,清风习习,号称“天下一大观”。当时有一扈随乾隆的官员赞叹说:“此地气候温淑,大胜京师,洵无愧避暑山庄也。”旁边一满人武将听见了,回答说:“诚是。此陛下就宫内言耳。若外间城市极狭,房屋亦低小,人民半多蜗处其中,兼之户灶衔接,炎暾之盛,十倍京师。故民间有谚曰:‘皇帝之庄真避暑,百姓仍是热河也。’”(清汪诗侬:《所闻录》)皇帝在避暑,百姓却身处热河,多么鲜明的对比。可以说,乾隆皇帝的奢靡成风对贪污大案迭起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终清一朝,二品以上大员身陷刑辟者以乾隆朝最多,便是明证。
不过,甘肃捐监冒赈案的余波还没有结束。王亶望等贪官伏法没几天,又从这件贪污大案中牵扯出了另一件案中案,导致又一位封疆大吏人头落地。
肆、黑手伸进了皇帝腰包
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十三日,是乾隆皇帝的七十大寿。一时间,举国欢庆,甚至连六世班禅都亲自赶到北京为皇帝祝寿。各路官员也纷纷行动,挖空心思地准备寿礼进贡。各种各样的地方土仪、古玩字画、金玉珠宝,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只为博皇帝欢颜。
在堆积如山的礼品中,乾隆皇帝一眼就留意到了浙江巡抚王亶望进献的一件玉山子(大的玉石雕刻),青色的玉石上雕琢着四面相通的山水人物图,布局均衡,层林叠翠,淡雅宁静,韵味悠长,堪称绝世之宝。尤其是在靠近山顶的石壁上,阴刻篆书“古稀天子”四个字,取自唐代诗人杜甫之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既暗合了皇帝的年岁,又表明乾隆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