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夜书房墨香暗涌、笔意悄然交融后,什锦花园内持续多日的坚冰似乎终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接连几日,吴灼都会在傍晚时分,亲自炖上一盏润肺的雪梨汤或是温润的杏仁茶,用那只甜白瓷碗盛了,端往砺锋堂。
每次她叩门而入,他大多正对着一卷新寻来的字帖或棋谱,见她来了,只淡淡颔首,目光在灯下显得比平日柔和些许。
那碗温热的汤饮,他总是会慢慢喝完。有时是就着讨论米芾的“臣书刷字”心无旁骛地喝下,有时是在点评她临摹的《兰亭序》摹本间隙随手端起。两人之间的交谈,也渐渐从最初的拘谨,变得自然起来。
他们谈王羲之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也论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吴道时学识渊博,引经据典,吴灼则心思灵慧,常有颖悟之言。有时为某个笔法见解不同,还会轻声争辩几句,最终往往以吴道时一句“尚需琢磨”作结,眼底却并无丝毫不悦。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琉璃窗格,在书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吴道时命人摆上了那副墨玉围棋棋盘。
“今日天气好,手谈一局。”他执白,让她先行,语气平淡,却不容拒绝。
吴灼欣然应允。她近来棋艺自觉颇有进益,又值气氛融洽,便也存了几分争胜之心。
棋局初开,吴道时落子如常,大气开阔,带着惯有的压迫感。吴灼则谨慎应对,步步为营。然而下着下着,她渐渐发现,兄长的棋风似乎与往日不同,少了几分凌厉的杀伐,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迂回与引导。
她常常觉得自己捕捉到了战机,下一子便能占据优势,或是围出一片不小的实地。每当她落下自以为的“妙手”,抬头看向兄长时,却只见他神色不变,只淡淡瞥一眼棋盘,便随手应下一子。这一子往往看似平淡无奇,却总能将她刚刚燃起的优势小火苗悄然压灭,将局势微妙地拉回一种紧绷的平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