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口不提正月十五那晚她闺女九娘也被诓去走百病的事。
明月对江流达两口子印象尚算不错,人敬她一尺,她便亦还人一尺,态度恭顺地有问必答,答不了的便说不清楚。
走至中途,管氏脚下顿了顿,拐进了一处小巷。
“这边走,先跟我回家一趟,我这做伯母的去看十娘可不好空着手。”
江家五房的宅院都紧挨着,明月跟着管氏走了差不多有一刻钟,过了两个月亮门,来到大房主宅的园子外头。
管氏笑道:“回来这么多天了,还没来过你大姥爷这里吧,先进来坐坐,当日收拾这个园子我可是挖空了心思,为买几块山石你大舅舅托人都托到白州去了。”
明月含笑应了,跟着她进了后园。
管氏转头细细吩咐她身边的大丫鬟需要准备的东西,样数既不与明月这边的相同,份量又要相差无几,考虑得很是周全。
那大丫鬟点头领命而去。
管氏笑对明月道:“来,我带你看看那些石头,好久没人能让舅妈这么炫耀一番了。”
明月还未应声,把门的婆子上来禀告:“太太,六少、七少正陪着汪家少爷在园子里。”
管氏“咦”了一声:“咏儿在里头?哪个汪家少爷?”
婆子嘴里的六少是她的三儿子江咏,七少是江流远之子江易,江流远有了点文名之后便整日在外游学,很少着家,江流达两口子平时对弟弟那边多有照料,六少七少从小一起长大,跟亲兄弟没什么不同。
那婆子回道:“是二爷的学生。”
管氏点了点头:“知道了。”
一时间她站在园子门口有些踟蹰。
若是管氏自己,这时候肯定二话不说就进去了,江流远收了不少学生,这个汪宝泓年方十六,因为家境富裕,逢年过节时常上门孝敬,故而她也认识。
汪宝泓的祖父是个大粮商,常往白州跑,受那边风气影响,手里有了钱,便想叫子孙读书好入仕途。
在邺州,能拜到安兴三秀门下,可是件很光彩的事。
可她现在身旁还有个隔房的外甥女,男女有别到在其次,明月这性子她始终有些吃不准,生怕多此一举生出事端来。
“他一个人来的么?”
那婆子殷勤回禀:“听说是跟着汪太太来串门子,汪太太这会儿在三房那边。”
管氏点了点头。
汪宝泓的母亲和三婶关系好,两下常有走动,三婶还通过自己找了妯娌小崔氏打听汪宝泓的学业,隐约透出想把十娘嫁他的意思。
管氏明白,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