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的,多好的联姻。记忆里宋氏跟着宋老太太进过宫,看着挺文静的小姑娘。说起来宋家也富三代了,教养出来的姑娘应该很不错。
结果却变成了这样……
“我见过宋姑奶奶几次,脾气温和,很有大家闺秀的体统。”廖夫人说着,顿了一下道:“只是实在太温和了,任由奶妈摆布。在婆家受了气,总是喜欢回娘家哭泣。”
别说当家主母了,宋氏就是当次子媳妇都不成,要求下人跟主子同一水平那不可能。有这样的水平的下人,根本就不会再当下人。约束下人是最基本的,要是连这点事情都不做到,那以后倒霉的时候多着呢。
在婆家受气,回娘家哭泣,虽然已经不能忍了,乱说话却是必死。自己公公有私生女这种事情也敢回家娘家说,宋氏被和离的主因是宋老太太闹,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样的媳妇有外心,至少宋氏是看娘家比婆家重要的。
陈太后那么绝决,连宋氏生的孩子都不要了。就廖夫人猜测,很大一部分就是宋氏这样的个性。若是孩子不改姓,顶着嫡长子的名头,被和离的亲娘,天天过来找他哭哭泣泣,被养好的机率已经不太大了,就是这个孩子真有出息,有本事,也会被这样的亲娘拖到死。
叶景霰是安宁长公主的嫡长子,这是嫡长孙,以后这个人能不能立起来,全看男人成不成。身上的责任太大,要是叶景祀的孩子,可能还无所谓,偏偏是不能出错的嫡长孙。
既然这样了,那就不如狠一点,全部推倒,重新再来。
“唉,算了……”宋太后打断廖夫人的话,道:“案上那堆,实在不想看,念给我听。”
就这么点破事,她就不该多问一句。不管是不是有人挑拨了宋老太太,这些都不重要了。
税制改革进展到最中间的阶段,正如她所想的,清流与勋贵们一起反对,几乎都要形成同盟向她和永昌皇帝施压了。这个时候必须得顶住,成败在此一举了。
文官的奏折快把御案压塌了,利益受损嘛。但要只成功了,对最下层的税收就可以免除许多,国库却能比以前更充盈。
利国利国,唯独不利权贵。
“是。”廖夫人答应着,走到案桌前,拿起文书,看宋太后的神情,小心着自己的语调,缓缓念了起来。
--------------------
叶茜顶着十几斤重的行头回到家里,从车上下来时,忍不住扶住婆子,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觉得压力有点大。进宫之前她挺高兴的,从三品诰命,多大的喜事,结果竟然来了这么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