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与希望就在转瞬之间,落差实在太大,反倒是让她觉得,那就这样吧,反正也只能这样了。
越是想拼搏,越是不想认命,努力到最后的结果仍然是认命。那她也只能认命了,与她本人好坏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她出生就背负的原罪。
孟昭道:“妹妹也不用太忧心,凡事都有转机。蔡大爷主动求亲,自然是心里中意妹妹,肯定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改变心意。”
风头浪尖上,安宁长公主最生气的时候,叶荞留在京城肯定不太合适。但凡事都有转圜余地,这跟宋家的还不同,那是懿旨压着呢。叶荞的身世一直是藏着掖着的,这一会生气,那就先躲着,并不表示没有机会杀回来。
安宁长公主的年龄在这里摆着,与宋家闹这么一出之后,叶景霰要再娶嫡妻。前头宋氏已经那样了,再娶这个安宁长公主肯定要费尽心思。叶景祀更不是个省心的,他想把楚静言扶正,这又是一枚炸弹。
当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时,叶荞是谁,安宁长公主根本就不会记得。最主要的是安宁长公主并没有跟叶荞计较的意思,对她来说,叶荞根本就什么都不是。
叶荞心情并没有因此放松,不过刚刚经过大喜大悲,倒是显得淡然许多,都有点看破的意思。道:“姻缘之事,随缘而来随缘而去,蔡大爷正在国子监读书,前程正好时,岂能因为一门亲事耽搁了。”
孟昭笑着道:“不打紧的,前些天母亲还说,蔡大爷也读了这些年,也该捐个官了。”
蔡盛文在国子监读书确实有好几年了,二十来岁了,仍然没啥大出息。按廖夫人的说法,不太可能有太大前程,与其这样不如花钱捐个官。虽然捐官以后升迁很受限制。但也是官身了,好好努力,也能混得不错。现在进官场开始试水,比在国子监浪费时间强。
叶宗山和叶茜听孟昭如此说都松了口气,蔡家虽然目前在京城,那是因为蔡老爷在京城当官,老家并不是京城的。蔡家的情况也挺复杂,蔡盛文不一定要跟着父亲,但离开京城,就意味着离开国子监。
要是蔡盛文本来就有捐官的意思,那可以选择外放。三年,六年之后,风波过去了,谁还会去管一个小官老婆的出身,更何况叶荞还有那么正式的出身。
叶宗山道:“我记得蔡家是湖阳人士。”
“是湖阳的小乡绅,家中人口也不多。”孟昭笑着说,顿了一下道:“请岳父放心,这门亲事,我肯定会张罗到底。”
蔡老爷是两榜进士出身,能供出一个两榜进士,平民佃户不可能,最基本的财力都没有。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