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氛围浓。具体要看钟栀喜欢哪个。
可这会儿喝醉了, 她一首歌唱完坐到钟栀身边忽然对她说:“北大好。北大能把你教成才。北大有非常好的图书馆, 非常珍贵的资源。往后也能更好在社会上生存。选了清大,你往后可能要走学术的路。”
钟栀其实对未来没有太清楚的概念。也没有办法准确的判断:“老师, 走学术的路不好吗?”
“好也不好,简单纯粹, ”杨老师皱着眉头想了下,说,“但搞学术穷。”
钟栀:“……”
穷她不是很怕,虽然小时候一直很穷, 但钟栀其实物质欲望很低。她不需要漂亮的裙子,不需要很大的房子,也不需要吃的特别好。她喜欢专注地做一件事。
本来还犹豫不决的钟栀,因为杨老师一时的醉话,最后选择了清大。
十八万很多,但也不是特别多。至少跟未来相比,钟栀觉得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决定接受清大的录取,钟栀就没有参与填志愿,早早离开了南城。
她一个人,在十七岁半的年纪,带着很简陋的行李坐了一天一夜的慢火车到了帝都。清大还没有开学,钟栀用奥赛的奖金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很小的房间。然后每天去北大蹭课。清大和北大隔得不远,钟栀有点贪心,虽然选择了清大,她也想看看北大的学习氛围。
北大的课不好蹭,像钟栀一样求学若渴的人不是少数。钟栀除了暑期蹭课,就是赚钱。蹭不到课的日子就在帝都打零工。时间过得非常快,又充实又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