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眼前有刘备这位贵人,我又何必不请他相助呢?至少他有将士,寻人远要比我容易安全得多。
敛了敛满面的温和,刘备将我快速打量了一番。打量完,他又迅速地恢复了温和的模样,说到:“姑娘无须客气,有事直说即可。”我笑,猜测目的多半已是达到,遂认真地道:“月英此番还有一友人为救月英而走,还劳烦皇叔帮忙寻找。那友人一身青衣,气度斐然,乃是不难辨认之人。”
“自是可以。”好商量地颔首,刘备不改温和,“寻人也不过是件小事罢了。”
在未来,多有人言刘备乃是虚情假意之徒,无才无德只知收服人心。那时,我听闻此种言论,难以评断。不过如今看来,刘备这般的虚情假意,纵使是名人雅士都会为其收服,又何况是寻常百姓呢?或许,他真的是无才无德,但是他会收服人心又何尝不是一项巨大的本事呢?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约就是善于收服人心这一项就足够令刘备跻身于三国霸主之中了。再者,如此乱世,又何来什么只知真情实意的人?就算真的是有,这些人也怕是活不长久。这个时代能活下来的都绝然不会是什么简单纯朴的人物。
所以,刘备这么个虚情假意,极善收服人心的乱世俊杰,我颇为欣赏之。
“如此多谢。”我再度施礼。
笑出计策谋未来
入夜,我裹着宽大的衣裳坐在火堆前,看着窜起的火焰失神。虽说已是无事,但还颇有些心有余悸。那样的境况、那样的无助,我此生此世都不想再经历第二次。纵使是背负着才智过人的盛名,我仍旧是考虑不周,只顾着离开襄阳城竟全然忘记了这乱世的种种。而有些时候恰就是这稍稍欠缺的一点便可断送一个人的一生。吃一堑长一智,往后我是断然不会轻易地往战场上跑了。
“月英。”徐庶从远处走来,唤回我的思绪。他到我的身边坐下,说到:“我已派人支会你爹,如此你爹也就不会为你忧心了。”我听罢,颇为感激地朝徐庶致谢,“多谢徐叔。”从七岁长到十五岁,我从未在外留宿过亦从未晚于日暮归家,如若徐庶不派人支会老爹,老爹怕是会把整个襄阳城都给翻过来吧。只是,“不知晓徐叔是如何同爹爹说的?”万一说得不对,惹得我挨罚不算还会惹得全黄府的人为我担忧。
“这时你倒知晓考虑后果了?”责怪地看了我一眼,徐庶回答:“我同你爹说我去酒肆买酒恰巧遇你就拖着你来军营陪我饮酒。”撇嘴,我绝望地看着徐庶,“这,我爹能信吗?”这般拙劣的谎言连我都骗不到何况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