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我该改口叫大舅了吧。”陈舫钦笑着对团哥儿说到。
“我就这么一个妹妹,你若是对她不好,这大舅子小叔子们可不会轻易放过你。”团哥儿对陈舫钦半开玩笑的说到。
“哪知有大舅小叔啊,连小侄子都不会轻饶呢,小弟刚刚才领教了卫家的童子军们,不会再有下次机会了。”陈舫钦苦笑着说到。刚刚陈舫钦好不容易敲开了卫家的大门,哪里知道,门前站着一排穿着白色小褂的男孩,一起整齐的打着拳法,展现着卫家的将门风范。
“你知道就好,我卫家个个可都是将门虎子,别以为我们几兄弟拿起了笔杆子,就真的成了文弱书生。”团哥儿笑着拍了拍陈舫钦的肩膀,“好了启程吧,别误了时辰。”
“那我们就走了。”陈舫钦作揖行礼就告别了定国公府。
寿姐儿三朝回门后,就和陈舫钦搬出了仁王府,自己单过起来,日子也渐渐靠近年关,寿姐儿开始准备皇室年宴和自家的过年,忙的不可开交。仁杞因为寿姐儿最终找到了个放心的婆家,也过上了自己美满的小日子,而安心的离开了定国公府,不过她没有选择跟任何一个儿子住,而是住进了琉璃厂的那座小宅里,把家里四岁以上的孙子孙女聚集到一处带着他们。让儿子和媳妇能有更多时间过他们两个人的生活,毕竟官家的应酬、人情往来、内宅琐事并不轻松,儿媳妇自己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怀了生,生了接着怀。
仁杞请了些有名望的大儒,隔一段时间给年纪小的孩子们上两堂课,年纪大的孩子们不仅要认真学着自己的学业,每周也轮流一天教导年幼的孩子,体会为人师的辛苦。仁杞也会让岳麓书院从前住卫宅后来考入翰林院的书生,有空到府中讲讲自己的心得和学到的知识,方便开阔年长的孙子们的思路,让他们能更淡定的面对科举。
“娘,我们来了。”过年了,几个儿子相互约定时间,统一回宅子里给仁杞拜年,也是宅子里最热闹的一段时光。
“我每天跟孙子孙女们在一起,感觉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好像没过多久又到了过年的时候了。”仁杞笑着说道。
“娘,儿子这次给您从江南带了些特产和上好的药膳方子,您照着吃,别亏了自己的嘴。”丹青笑着对仁杞说到。
丹青入仕后,正值贪污案收尾,南方多个职位空缺,所以他们那一届的进士,有些背景的,基本都去南方任职了,水墨运气好,在翰林院整理文书的时候,刑部缺个整理宗卷的人手,看他的字写的不错,就借了过去,水墨从小心思细致,从宗卷的整理中分析了很多细节出来,让刑部尚书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