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戈尔伯爵当然知道华夏方面如此要求无非是想阻止清廷残余越过勒拿河渗透到华夏控制区并打击俄国盗猎者,所以他答复道:“俄国同意华夏帝国的臣民在夏俄边境城市贸易,但贵国应该约束臣民进入距离勒拿河5俄里的俄国境内。对等的,贵国也应该同意俄国居民和商人在贵国边境城市贸易,俄国同样将约束这些俄国百姓不得深入勒拿河以南以东贵国国境5俄里以内。至于贵国要求的,贵国军舰在勒拿河上自由行驶及在俄国城镇得到补给的权利,我国可以考虑授予,但要求在东萨彦岭的划界中,贵国防窃分水岭以北上路作为补偿。而且我国将不允许贵国军舰及舰上武装人员在俄国境内及俄国水域抓捕俄国居民除非其在两国约定的边民不得进入的地区被捕。同时,俄国将不同意贵国在没有俄国司法人员的情况下审判和处置俄国越界者……”
第690章 难题
武成十九年七月二十日、俄国创世历7225年8月9日,《夏俄划界条约》正式签订。根据条约的规定,两国正式确立了以勒拿河中线、贝加尔西山分水岭、东萨彦岭分水岭等自然分界线作为两国的边境,并同时确立了两国间人口、贸易往来的相关规定。
《划界条约》虽然签订了,但并不意味着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还有共同的勘界行动以及复杂的撤离俄国定居者的事务等待着两国使团:“荣誉伯爵阁下,如今已经接近冬季了,所以我建议,两国在明年春季再进行勘界。另外,鉴于勒拿河东、勒拿河以南地区及其广阔,俄国居民也相当分散,因此我国要求将移民撤离的时间放宽为三年。”
“贵使的要求,我朝可以答应,但移民撤离时间仅有三年,三年内未能撤离的,将视为我朝子民处理。”安文华一字一顿的回应道。“而且在三年之内,尚未撤离的罗刹百姓必须遵守我朝律法,接受我朝官吏管辖,缴纳一应税赋。”
“我国可以同意让三年撤离期间的俄国百姓接受贵国的民政管辖,但由于我国与贵国的法律不同,短短时间也无法让俄国百姓了解贵国法律,因此我国希望在撤离的三年内对于俄国居民继续执行俄国法律。”事实上俄国移民大多是本土混不下去的穷苦百姓,文盲一个,哪知道什么法律不法律的,因此除了几个大的城镇尚且执行俄国现有司法制度之外,在西伯利亚的其他地区,俄国人都奉行习惯法和蛮荒法则,故此要让这些人转而遵守华夏的司法制度简直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收税不便,且税额较少,希望贵国能豁免尚未撤离的俄国居民在三年内的一应税收。当然,作为对等的回报,我国可以在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