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愿意看到功民势力坐大,但郑克臧却以维护国体为由赞成加强功民制度,这样就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矛盾,只是双方并不愿意重现武成十九年出现的严重的皇权与朝臣之间的对立,因此在双方共同的妥协下,就武成县功民会弹劾案达成了一致。
武成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郑克臧颁布诏书,再次确认功民会有弹劾官员的权力,并根据弹劾的内容及严重程度由行台审官分院做出调职、降阶、罢官、移送法司等各级处置,由此使得功民会的监劾权具体化,而文官集团继续保持最终处置的权力。
正当大家以为一天乌云就此散去的时候,江南行台监察分院对武进县弹劾案涉及官员的侦结报告出台,知县典兴诚及都水房主政黄幼龄等被确认的确有内外勾结侵占官帑的行为。郑克臧便因此褒奖武进县功民会监督有力,并将原本限定在县和州府城内的功民会的规模正式扩大到州府一级,从而引发了文官集团的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制衡功民会的权利扩大,内阁总理大臣陈可向郑克臧提议设立牵制功民会的乡贤会并且提出各级官员只有遭到功民、乡贤两会共同弹劾才予以去职。郑克臧对此照批不误,只是在功民会和乡贤会的权责上做了明确的规定,即功民会的权利高于乡贤会,功民会的决议效力也高于乡贤会的决议效力,藉此稳固功民制度。
此后,在武成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那天,郑克臧又追加诏令,宣布将在州府功民会、乡贤会成功运行的基础上,第一届州府功民会、乡贤会建立三年后设立省级功民会、乡贤会。尽管出于文官集团的干扰,直到郑克臧去世,其也未设立全国性的功民会、乡贤会,但州府议会及省议会的次第设立,宣告了一支牵制文官集团的新兴政治势力正式登上舞台,一个打破轮回的新时代由此从门缝中闪露出无限的光芒来……
第693章 缅甸(一)
根据武成二十年华夏与暹罗达成的约定,暹罗王世子在武成二十一年的二月徇海路前往广州,然后溯珠江而上经赣南、湖南至武昌,单趟路上行程预计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
当然,王子朝觐并不影响两国军队的整军备战,已经达成利益分割的两国相继转入了战争状态,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只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暹罗人的动作根本瞒不过老对手的眼线,因此缅甸的达宁格内王很快召集了军事会议商讨应对的办法。
然而此时的东吁王朝已经进入末世阶段,有着一切王朝末世都有的弊端,最显著的就是一点就是党争。各种派系力量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着不同的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