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桓冲实在想不到的是,这些人到了建康,谢安却一口拒绝了。他淡淡地对桓冲的使者说:朝廷这边我已经安排好了,不缺兵少将,你那边也不轻松,还是留下自己用吧。结果这3000人没进城,就又给派回来了。
桓冲一瞧,心里可就来了气。谢安这是不给他面子啊。于是他又问那使者,谢安都安排哪些人带兵出战了?等一听到谢玄谢琰之类,桓冲这个不以为然,立刻就发起牢骚来:这谢安石有庙堂雅量,倒是不假,可惜却不懂用兵之道,大敌当前,还整天清谈、游玩儿,你再看看他派的这些人,居然让不懂事儿的孩子去当什么主力!嘿嘿,依我看,这结局是好不了了,你们等着瞧吧,不用多久,咱们就得一块儿改穿胡服了!
桓冲这也的确是气话,不然他也不会忘了,当初他“畏秦”不进兵,可谢玄那个“孩子”,又是怎么表现的。不过这里,谢安为什么要拒绝他呢?难道建康真的“不缺兵少将”吗?其实并不是。只是,桓冲这个3000精兵,的确要不得。
首先,是这个数量的问题。这事儿桓冲做得的确有点儿不对。你给他3000人,你让他干什么用啊?估计只有在,前秦攻破了建康,晋军都死得差不多了,双方展开巷战,这3000人才能派上点儿用场。说不好听了,你这不是讥讽他守不住建康吗?难道这么大一个首都,就缺这3000人?上游荆州有10多万人啊,就算同样受威胁,但比起下游来要好得多吧,你既然要帮他,那就该像点儿样才对。你要是给他3万,再少点儿,2万,然后任由他去调遣,你看他要不要。桓冲这作法,可是有点儿“小”了。就好像一个人正等一大笔钱救命,你跑来说,哎呀,咱们是朋友,我一定要帮你,来,给你100块钱。谢安要接了这3000兵,那才叫丢人呢。
其次,谢安这样费尽心机地外示闲暇,正是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定能打赢的,这个首都根本就没有危险,谁也不要担心。现在,他要了这3000人,大家一瞧,噢,原来我们谢相真是在骗人哪,连3000人都当宝贝儿,看来这建康真是危险得不得了了。谢玄在前线,也会想,原来我叔叔,并不是真的对我很有信心啊……所以,这3000人虽然是小事,但为了这么个“小事”,却把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人心给搅乱,那实在是得不偿失呀。
第十二章 洛涧大捷
洛涧大捷
我们经过了这许多的“战前准备”,那么,关于这一场“千古大战”,这双方到底是个啥实底,到底动得啥心思,大家就都摸得比较清楚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