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被调去梧州任梧州刺史以来,兢兢业业,清廉守法。倒是三孝廉中唯一不给公子沐笙添堵的。
前岁,恰逢钱闾老母七十岁寿诞,公子沐笙亲笔题字“人生七十古来稀”送去梧州。钱闾受后极是动容,便想着要给公子沐笙也回一份心意。恰逢梧州盛产葛根,沐休时,钱闾便带着一家老小上山采葛,亲手磨了葛根粉给公子沐笙送了来。
果然,看着一盒子从梧州送来的葛根粉,公子沐笙也是感慨非常。可再见盒中放着的另一个天青色小瓷瓶,公子沐笙又是一挑眉,诧异地凝向身侧的中年文士,问道:“那也是钱闾送来的?里头装着甚?”
闻言,中年文士亦是一脸疑惑,他低声回禀道:“也不知钱闾在想甚么,葛根粉中夹带了一瓶精盐。或许,梧州的葛根粉是搅着盐吃的?”
“盐?你可看过了?”公子沐笙抬手捏起那瓷瓶,沉吟中,声音放缓。
“捎带入宫时,内侍局都查验过了,只是一般的精盐无错。”
“葛根粉搅着盐吃么?梧州可没有那样古怪的食法,钱闾定是在传递甚么讯息。“公子沐笙轻轻一笑,并不觉得钱闾会无事送来一小瓶盐。说着,他便亲自拧开了瓶口的布塞,目光沉沉地盯向了里头的精盐。阳光下,他的侧脸分明而立体,尤是俊美逼人。
第47章 复为帝姬
直盯了半晌, 公子沐笙才命宫人捧了个木制托盘上前,将托盘置于几案上后,他将瓶中的精盐一劲倒入了托盘之中。登时,托盘中便鼓起了一座小盐丘,乍一看玉洁冰鲜, 可是耀目。但再仔细一看, 公子沐笙的眉头却是一拧, 紧接着, 便见他伸出长指往精盐中一揩,不多时,白皙的指腹处就黏上了几粒细沙。
见状,中年文士眉头一皱, 他忙是靠近, 不解地道:”钱闾每月的俸禄石两千, 不至于买不起精盐罢?”
“不至于。”公子沐笙望了他一眼,唇角微扬,却是在冷笑。他深邃的眸光一瞬不瞬地盯着指腹上的沙粒, 目光有点深沉,声音亦多了几分沉冷,未几, 已是笃定地道:“钱闾意有所指的,恐是圣帝时定下的盐引制。”
“他提盐务作甚?”
“若是遍地的盐商都掺沙弄假,盐务便是灭国的大祸了。”说着这话时,公子沐笙不停地摩挲着指尖的细沙, 周身亦衍起了一阵凛然之气。半晌,他终是叹了口气,往凭几上一靠,半眯着眼,徐徐地吩咐道:“去华浓宫请天骄公主来。”
不多时,周如水便到了。彼时,她见公子沐笙正凭几沉思,似是在想甚么重要的事,便径自提着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