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眈眈,若要救国, 该如何做。
先帝时期, 也曾有过几次考试, 但大多数时候选拔范围小, 选拔人数少, 据季琛所知,如今也没有正式的科举制,大部分地区都是举孝廉或者是家族推荐,所以季琛才能如此自由发挥,完全不受限制。
自信满满的考生们看到试卷的第一时间,神情便转变成一脸懵逼。
某位衣着华贵的公子哥打开卷子扫了一眼,迅速扭头看向巡考的官吏,现在可不可以退场?
这人正是被亲兄长逼着来参加考试、正式谋夺一个官身的秦舒,看完题目,他现在一脑门问号,恨不得拔腿就走。
他要是有能耐解决这样的困境,能够带飞一个国家,他会连自己的亲哥都斗不过,天天被他欺压???
巡考的官吏给了他一个温和的笑容,然后也温和告诉他,不行。
秦舒是真的后悔不已,完了完了,不答题还可以故作高深假装自己只是身体不适,要是参加考试却直接落榜了,秦家的脸也被他丢尽了,那他爹和他哥会不会联手打死他?
而且,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题目中的国家,大概、貌似、可能,指的就是越国
秦舒一边研墨一边双目无神打量四周,却见京都的考生里,唯有一人最为镇静,赫然便是在他右上角的商南公子。
商南在自己的位置上已经动笔,下笔迅速,连草稿都没有。
周围的考生时不时羡慕嫉妒瞧他一眼,佩服他这人才思敏捷,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他。
巡考的官吏见到这一幕,只能轻咳几声,示意他们收敛些。
考试总共也就一天时间,题目虽然只有一题,但等到黄昏时刻考官敲钟宣布停笔时,考生却仿佛身体被掏空,整个人都魂不守舍。
茶馆里的议论彻底被引爆,太过宽泛的题目,太过苛刻的条件,甚至有不忿者怀疑,朝廷到底是不是真的想选人?
当然是真的想挑人。季琛对着秦丞相解释道:我也不要求他们提出一个彻底可行的策略,只要大致有可取之处,言之有物即可。这很过分吗?
这还不过分?
秦丞相盯着茶杯,从小受到的忠君教育不允许他轻易反驳君王,于是他选择转移了话题,什么程度叫做言之有物即可?
季琛的笑容温和,语气饱含期待,似乎对秦丞相报以极大的期待,自然是要符合实际,不能是夸夸其谈。当然,具体的细节,那就要靠丞相和诸位大臣来判断了。
秦丞相:
所谓陛下动动嘴,臣子跑断腿。
因为季琛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