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完美的诠释了大炮兵主义的巨大威力,等到炮火平缓下来转入延伸炮击的时候,北方军苦心经营了十来年的数十里长数里深的前沿纵深,统统都已化为灰烬,只留下数个特意更靠后的永备堡垒工事群。
地雷、战壕、鹿柴、铁丝网、反坦克壕、机枪掩体等等,都在前沿工事纵深消失了,但是最宝贵的北方军士兵主力却侥幸地保存了下来。
得益于李虎臣那个有些蛮不讲理的紧急命令,坚决执行上级决定的北方军一线守军,十余个步兵营的主力全部撤入了永备堡垒工事。
幸存下来的守军主力,一边祈祷着还没有撤回堡垒的弟兄们能大吉大利,一边砸开永备工事中的所有物资储备点。因为来的匆忙,大部分士兵弹药都不齐备,军官甚至没有找到这些储备点的钥匙。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些已经被孤立的堡垒工事群保留了强大的抵抗兵力,北方军的前沿已经失守了,苏俄红军的进攻部队甚至可以长驱直入向比什凯克发起进攻了。
那一封电报救下了这些始终在坚持抵抗的士兵,也让入侵的苏俄红军从此吃尽了苦头。
不仅如此,苏俄红军空中力量更是大败亏输,始终没有能够掌握制空权,以至于让北方军的轰炸机部队几乎是肆无忌惮的在苏俄红军地面部队上空投弹扫射空袭,严重迟滞了地面进攻的速度,最终影响了战局。
苏俄红军大规模列装的是伊-16战斗机,即使是刚投产的最新型号24型,其最高航速也不过是460千米每小时。和北方军彻底换装的bf-109e战斗机最高航速570千米每小时相比,伊-16战斗机已经落后一个级别了,根本无力进行压制。
事实上,不仅是最高航速的差距,就是机体结构和操纵难易上,伊-16战斗机也存在较大问题。伊-16战斗机在设计时,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更像是一架双翼机改装成单翼机的结构,因此远不如一开始就是单翼机结构设计的bf-109战斗机先进。
这也是苏俄红军一开始就准备进行空中突袭的缘由所在。
依据苏俄红军空中突袭的理论,力求尽可能将北方军的战斗机部队消灭在机场跑道上,然后再利用数量优势消灭残存的北方军空军,用数量抵消质量的优势,最终夺取制空权。
只是突袭战变成遭遇战后,面对蜂拥而至的bf-109e战斗机,数量只是略占优势的伊-16战斗机即使用尽浑身解数也难以逃脱机毁人亡的厄运。
地面bt-7快速坦克集群和t-26坦克集群,卷起漫天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