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非常奇怪地也保持了沉默,竟然用了一个边界小规模冲突的借口忽悠了一下。
苏芬战争爆发了。
相对于解除圣彼得堡的心腹之患,中亚的冲突既然没有讨得好去,也就只好当做小冲突了。大胡子更在意欧洲腹地的安危,中亚和西伯利亚只是疥癣之疾罢了。
在双方的心照不宣下,将近五十万人的大战役,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唯一没有摆脱命运纠缠的,是将近五万人的苏俄红军战死冤魂,以及及时逃回苏俄控制区却依然被逮捕枪毙的苏俄集群指挥部所有军官,包括那些始终冷着脸的契卡军官。北方军付出了超过二万人的阵亡代价,以及数倍规模的轻重伤员。
更大规模更为残酷的苏芬战争,转移了全世界的视线,就连纳粹德国也不例外。
第一六二章 寒冬时刻
苏芬战争的结果,让全世界的人都大跌了眼镜。
只有十余万常备军的芬兰军队,充分利用的冬季山地优势,几乎是顽强地顶住了苏俄红军超过五十多万军队的疯狂突袭,甚至还在有利地形上接连围歼了数个苏俄步兵师,直到后期实在无力继续作战才被迫接受屈辱的所谓和平协议,割让了百分之十的土地给苏俄。
而实质是为了将圣彼得堡周边扩大占领区的苏俄,非常无耻地向全世界声称这是芬兰劳动人民全心全意邀请苏俄红军前去开展解放事业的。
只是超过二十万的苏军巨大伤亡,以及绝大多数芬兰社会主义者主动向芬兰政府报到选择协助政府抵抗苏俄红军侵略的消息,非常干脆利落地给了自信满满的莫斯科大胡子以当头一棒。
苏俄老毛子轻视了芬兰人的爱国决心,以及北欧冬季作战的恐怖杀伤力,即使是在某些方面接受了巴尔喀什湖战役的教训,但是其臃肿的队伍和稚嫩的军官,依然使得伤亡之大几乎难以想象。
国小力弱的芬兰军队自己阵亡了二万多名士兵,伤者无数。但是私下里,芬兰军方毫不客气的认为,苏俄红军实际伤亡数应该倍于其对外公布的数字,不说别的,光是连续被围歼的几个苏军步兵师人数就快接近所谓的五万阵亡名单了。
很难想象,那些英勇无畏的芬兰军人,是如何在冰天雪地失去补给的情况下,是如何艰苦卓绝地同装备了超过一千架飞机、两千辆坦克的苏俄红军进行作战的。
巴尔喀什湖战役中,北方军最大的功臣应该是永不停歇的空军部队,尤其是hs-123攻击机部队。
在北方军的战机几乎不间断的攻击下,苏俄红军的进攻或者不时被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