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兴安岭濒海地区,横跨吉林、奉天两省,在辽河一带空降,而且运输机还必须再飞一段距离才能在锦州机场降落,直线空中距离就超过两千里远,再加上为了防止被防空炮火和敌机拦截,路线还要避开大城市,这就要更远了。
北方军所装备的ju-52运输机最远航程也不过是1285千米,调兵计划几乎已经是接近极限距离了。
在空中很难辨清方位。ju-52运输机最大航速是275千米每小时,也就是说要在空中接连飞行近五个小时。在长时间飞行过程中,人机都容易出现疲劳状态。
万一走错方位,出发的运输机编队只有机毁人亡的厄运,没有其他下场,因为没有足够的油料可以返程,而一路上都是敌军控制区。
即使这个命令传达到李燮和军团,但是最快的支援也需要近五个小时才能到达,疲惫不堪的田庄台北方军能不能顶住日军步兵联队的疯狂进攻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是葫芦岛基地无法再次抽调兵力登陆,而是大批货船已经满载军火弹药启程,无论是调动驱逐舰还是回调商船,用时不见得比原本早已整装待发的空降部队来得更快了。
盘山南下的关东军确实也拼了老命,除非是又一次遇到北方军空军的地面攻击,自始至终都没有停下攻击前进的步伐。北方军的阻拦部队兵力不足,只能迟滞敌军的前进速度,无法彻底将其挡下来。
下午时分,长途奔袭的北方军ju-52运输机上,戴着m38伞兵盔的黄炜借助飞机上的无线电台,对大本营的命令做了最后确认,辽东湾就快可以看到了。
m38伞兵盔是德国人在m35钢盔的基础上,针对伞兵空降的特点改良而成的,去掉了钢盔所有的护耳和护颈部分,以避免其在空降过程中对伞兵造成的伤害。以至于看上去更像是一个铁锅,而不是钢盔,只是伞兵没人敢不戴这个难看的东西。
“长官,你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年轻的副官,有些羡慕的对着黄炜大喊,机舱内噪声很大,不用喊根本听不清楚。
黄炜呵呵一笑,“是的,本来只是过路,没想到临时当了好长时间山大王,那些弟兄都叫我教官。”
挂着高级军士长军衔的小个子,顿时开始吹起牛来,“想当年,喝着大碗酒的胡子们,都称为黄长官叫黄老大??????”
同样是高级军士长军衔的瘦削男,皱了皱眉头,伸手刮了一下小个子的脑壳,示意他不要胡说八道。现在黄炜已经是高级军官了,不能让自己的拜把子弟兄乱说坏了名声。
已经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